過山村 其二
水曲山盤轉,蕭森野趣多。
鶴鳴松露冷,麛臥草煙和。
云子常時飯,霜藤異樣蓑。
鄉名無告語,疑是碩人阿。
水曲山盤轉,蕭森野趣多。
鶴鳴松露冷,麛臥草煙和。
云子常時飯,霜藤異樣蓑。
鄉名無告語,疑是碩人阿。
溪水曲折,山巒盤繞,環境幽深寂靜充滿了山野情趣。仙鶴啼鳴,松間露水寒涼;幼鹿臥著,草叢煙霧柔和。常以云子米為飯,身披霜藤做成的奇特蓑衣。這鄉村名字無人告知,懷疑這里住著賢德之人。
蕭森:形容環境幽深、寂靜。
麛(mí):幼鹿。
云子:一種白色的米。
碩人:賢德之人,美人。阿:語氣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歷過程中路過一個山村,被山村的自然景色和寧靜氛圍所吸引,從而創作了此詩,當時心境閑適,對山村充滿好奇與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村的自然美景和獨特風情,突出了山村的寧靜與野趣。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鄉村生活的關注。
兗泗支流魯山麓,會濟分河向南北。扁舟高枕臥看山,青入齊云雨新沐。六年歸老敬亭閒,忘卻塵埃道路間。松聲入夢山巖里,驚散風帆去千里。
紅爐熾炭玉筦驕,誰其吹者王子喬,羽衣玉氅行逍遙。行逍遙,聽仙樂,萬桃花,兩玄鶴。
一法既通,萬法無礙。拈起笊籬,放下布袋。
云霾霧塞不成春,密雨旋風暗海濱。酹酒可無回日意,聞雞猶有戴天人。未應豺虎窮吾道,小集衣冠慰眾賓。祇待少康收舊物,期君共踏軟紅塵。
歸來遽云出,既出又歸來。自處茍如此,淵明安在哉。
白蘋風起夕陽微,小舟沖浪歸。江潮卻落釣魚磯,天寒紅葉飛。彭澤菊,首陽薇,不知今是非。山林朝市事相違,紫芝彊肉肥。
南陽過渡盡流移,攜子攜妻那處依。興化寺中都住滿,俵錢俵米給他歸。
臘雪連朝冷氣嚴,喜聞宜麥更宜蠶。老夫正為蒼生幸,凍死窮廬分亦甘。
萬里卻來日,一庵仍獨居。應笑謀生拙,團團如磨驢。
八月一日灤河濱,西風白草長如人。城烏未棲角未起,落日砧杵連比鄰。砧聲砧聲一何急,露寒孀婦抱衣泣。行人獨向明月中,望斷星河夜深立。
踞坐魚磯上,無心同狎鷗。敲針漫勞力,故爾投直鉤。
鼎湖流水清且閑,軒轅去時有弓劍。古人傳道留其間,后宮嬋娟多花顏。乘鸞飛煙亦不還,騎龍攀天造天關。造天關,聞天語,長云河車載玉女。載玉女,過紫皇,紫皇乃賜白兔所搗之藥,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視瑤池見王母,蛾眉蕭颯如秋霜。
煙濃柳徑,霞蒸花砌,春深特地芳辰。蝶侶斗狂,鶯雛弄巧,嬉嬉舞態歌唇。西圃集簪紳。正桂薰蘭玉,天壽松椿。競捧瑤觥瀲滟,來祝縱懷人。當年輟侍嚴宸。有星軺問俗,熊軾臨民。康阜政成,蕃宣治美,歸休燕處申申。行慶紫泥新。起釣璜國老,東海之濱。屈指重開此宴,應已拜平津。
閏年節候晚,六月始梅蒸。一番云過一番雨,半日陰來半日晴。草鞋爛卻渾閑事,苦是禪人眼不醒。
煙沙回馭日,香海逗帆初。雨挾濤聲急,云濛樹勢疏。雨涯寧辨馬,后夜忽聞魚。不是毗耶室,匡床得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