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都尉奉使顯陵
雪中送客重徘徊,白馬銀鞍畫角哀。
云繞鼎湖龍臥起,月明遼海鶴歸來。
金符玉節山陵使,戚畹侯封將相才。
萬里皇圖元咫尺,東風回首鳳凰臺。
雪中送客重徘徊,白馬銀鞍畫角哀。
云繞鼎湖龍臥起,月明遼海鶴歸來。
金符玉節山陵使,戚畹侯封將相才。
萬里皇圖元咫尺,東風回首鳳凰臺。
在雪中送別友人,我再三徘徊,他騎著白馬,配著銀鞍,軍中畫角聲顯得格外哀傷。云朵環繞著鼎湖,好似神龍臥起,明月照耀遼海,仿佛仙鶴歸來。你手持金符玉節,是前往山陵的使者,身為皇親國戚且有封侯將相之才。萬里的皇圖其實近在咫尺,在東風中回首眺望鳳凰臺。
畫角: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聲音哀厲高亢。
鼎湖:傳說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后乘龍升天,后人因稱此處為鼎湖,詩中借指帝王陵墓。
遼海:泛指遼東濱海之地。
金符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憑證。
戚畹:指皇親國戚。
鳳凰臺:在今南京市鳳凰山。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顯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父親朱祐杬、母親蔣氏的合葬墓。詩人在友人崔都尉奉命前往顯陵時,寫下此詩送別。當時明朝處于一定的發展階段,帝王陵墓的祭祀等活動有著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崔都尉奉使顯陵,突出特點是意境雄渾、語言典雅,運用意象和典故豐富內涵。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創作風格和文人的情感表達。
還得原來恁地明,無邊真趣自生生。何須著力相防檢,水自流兮云自行。
澤州孟夫子,矯矯人中龍。一德濯江漢,萬古羅心胸。我本疏狂士,久為賢者容。上書熙帝載,謂我當奮庸。我罪如丘山,我才如菲葑。顧我豈敢當,夫子意則颙。晚歲有甘菊,秋水有芙蓉。翹首望燕薊,江云千萬重。
官閑猶淂著萊衣,膝下承顏愿不違。懸想碧桃花樹底,錦輿幾度日斜歸。
移栽楊柳受風多,南畔行人北畔過。莫道浮萍是飛絮,好隨流水到官河。
天孫織錦當朝陽,銀梭札札回天章。麒麟鳳凰映東壁,煌煌珠笈帝所藏。分送天人寶華雨,紫狐夜泣龍髯麈。袖間明月大如屋,老蛟來飲銅盤露。天孫何曾辛苦為,東風吹綠云錦機。娉婷盈盈渡河漢,世上那有新相知。
城中一佳士,借問不言誰。解唱無聲笛,能吟落韻詩。三杯隨分酒,一局不爭棋。到處無人識,唯應野老知。
不說龜毛,無論兔角。幻軀閑想如蟬殼。怎生亦得顯金容,算來全在心知覺。志不回環,道非遙邈。洞天白雪成紅雹。化為自在個靈童,自然掌握長生藥。
湖船詩十聯,半入煙霞氣。我語慚不工,居然別涇渭。
雨來湘山昏,雨過湘水滿。夕陽一縷紅,醉眠草茵暖。漁罾曬石上,腥風吹不斷。野鳧沉更浮,沙汀荻芽短。
識盡公卿更食貧,蒼髯瘦骨走京塵。高談亦與時多忤,屢中方知術有神。前會渺茫渾不記,遠游蕭索復相親。疑公別得壺中趣,回首人間二十春。
伯也吾宗秀,心期萬里侯。燕民方筑郡,漢使果鳴騶。更借牙籌計,聊寬玉座憂。平生揮翰手,此意莫淹留。
殼斗犀函手斗兵,沙堤潮落可橫行。稻根香軟蘆根美,未覺江山酒興生。擁劍橫行氣象豪,渾疑縑素昃波濤。能令吻角流饞沬,莫向窗前咤老饕。
流光一彈指,指月辨難休。休倚重欄望,望中煙水流。
水兒水兒,穿云呼雨今何之。連天秋水苗巳稀,汝慰何多民何其。
未來似水流,過去如流水。何處問當前,浩浩無時已。偶因過隙光,幻出浮漚迷。空有兩俱非,誰會拈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