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巖雜詠 飛瀑
欲作銀河落,
支筇仰面看。
會須雷電散,
已覺逼人寒。
欲作銀河落,
支筇仰面看。
會須雷電散,
已覺逼人寒。
仿佛銀河自天而落,我拄著竹杖仰頭凝望。正當雷霆般的轟鳴漸歇,卻已覺寒意向人襲來。
支筇(qióng):筇,竹杖;支,支撐,此處指拄著竹杖。
會須:應當,正要。
雷電散:形容瀑布飛瀉時發出的轟鳴聲如雷電消散般漸弱。
逼人寒:寒氣侵人,形容瀑布帶來的清涼感強烈。
《紫巖雜詠》為南宋學者張栻(號南軒)隱居紫巖講學期間所作組詩,此篇通過描繪紫巖飛瀑之景,反映其寄情山水、閑適自得的心境。
詩以簡練筆觸勾勒飛瀑奇觀,借銀河比喻凸顯壯麗,以雷電聲、逼人寒等細節強化真實感,展現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觀察與悠然情懷,是山水詩中情景交融的佳作。
違世甘濩落,撫已徒憂勤。既通金閨籍,方思策奇勛。胡為竟殺融,復與沮溺群。念往每懲咎,縱學求多聞。朝飲西澗水,暮宿東山云。境靜息疲薾,心清遺垢氛。森然富藻思,載道非空文。尚賴特立操,千載揚清芬。
落花點地成重五,香翠熏泥粉沾雨。買將安石伴炎官,鬼書未燥花先腐。當窗一榻卷琉璃,下方五月吹寒楚。姬公且自卻門檐,茗椀漚花生白縷。
何處煙波滿釣翁,桃花流水各溪紅。而今合是唐虞世,都在堯天蕩蕩中。
落日燕山吊子之,河山信美奈人癡。千年苦戍千山雪,萬古梅花萬首詩。月滿中庭春睡早,星輝北斗酒醒遲。思憑電話旬君夢,才撥三江忘四支。
十里妍風試玉鞭。畫樓西畔駐香韉。綠陰佳處夕陽天。細草織茵纏錦道,落花霏雪綴瓊筵。游春須不羨游仙。
天外何人贈一枝,未曾相識足相思。翻憐蘇李賡酬處,那得中原幾首詩。
興亡事莫議商周,自有川防古渡頭。六月駭聞霜已降,廿年驚覺夢何求。覆蕉鹿訟誰鉗口,失所猿啼葉障眸。良史虛辭無直筆,至今猶續晉陽秋。
燭影擎風撼碧紗,齋庭晝鎖樹排衙。天街雪霽初歸雁,池草春深欲散蛙。屯相生成肌骨瘦,畏途休著腳跟斜。皂囊袞職何能補,合說編氓愿捕蛇。
舊游蘭若盡英才,坐上高談亦壯哉。老去語音雖記憶,眾中容貌各驚猜。津亭夜雨故人少,樽酒燈花鄉信來。茂苑相逢話京洛,柂樓猶喜待春回。
沈沈黛色濃,糝糝金沙絢。卻笑宣州房,競作紅妝面。火齊寶瓔珞,垂于綠繭絲。幽禽都未覺,和露折新枝。日烘古錦囊,露浥紅瑪瑙。玉池咽清肥,三彭跡如掃。夏膚粗已皴,秋蒂熟將脫。不辭抱蔓歸,聊慰相如渴。
銀鉤鐵畫胸中有,得譽多因寫外書。何似回心歸內典,楞嚴經卷著工夫。
老發鬅鬙兩髻丫,天臺山里老煙霞。閭丘別后無蹤跡,又在蘭陵故相家。
敷政荷蘭三十年,甘棠垂蔭遍全棉。楚材晉用臣持節,蕭矩曹隨弟著鞭。班、馬千秋文筆壯,女、牛七夕壽星躔。不須海客求丹訣,頤養天和任自然。
小姑體質自天然,柳傍妝臺淡抹煙。江水一泓梳綠發,苔花幾點綴輕鈿。平生放出堅皮面,竟日不聞巧笑妍。縱有彭郎相咫尺,難憑烏鵲語良緣。
應是南枝向暖。那更青春未晚。
竹外見紅腮,芳意與香撩亂。
腸斷。腸斷。無奈東風獨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