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薛季益尚書
遍試江淮聲藉藉,久勞荊蜀鬢蒼蒼。同時半已登槐棘,卒歲才能足稻粱。遺藁不為他日計,佳城尚及此丘藏。豈無后作多文勝,今我懷人淚欲滂。
州里誰如此達尊,戶庭深靜最情敦。不將尺牘通當路,卻枉扁舟訪杜門。每見色溫如有屬,欲書心愧不能言。從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橫塘兩獻樽。
遍試江淮聲藉藉,久勞荊蜀鬢蒼蒼。同時半已登槐棘,卒歲才能足稻粱。遺藁不為他日計,佳城尚及此丘藏。豈無后作多文勝,今我懷人淚欲滂。
州里誰如此達尊,戶庭深靜最情敦。不將尺牘通當路,卻枉扁舟訪杜門。每見色溫如有屬,欲書心愧不能言。從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橫塘兩獻樽。
您在江淮各地任職時聲名遠揚,長期在荊蜀地區辛勞,雙鬢已斑白。當年同僚半數已登上高位,您卻一年到頭僅能滿足基本生計。留下的遺稿不作身后名利之想,墓地恰好選在這山丘安葬。難道沒有后世文章更顯文采?此刻我懷念您淚水滂沱。鄉里誰能如您這般德高望重?庭院幽深靜謐最是重情。不寫書信攀附當權者,反而屈駕小船探訪寒舍。每次見面您面色溫和似有托付,想寫文紀念卻慚愧難以盡言。從今若在鄉里社廟祭祀,定要將您與橫塘兩位先賢共祭。
藉藉:聲名顯著的樣子
槐棘:周代朝廷種三槐九棘,后以槐棘指三公之位,代指高位
卒歲:一年到頭
遺藁(gǎo):遺稿,藁同'稿'
佳城:墓地的代稱
達尊:德高望重受尊崇的人
尺牘:書信
當路:當權者,執政者
杜門:指貧寒之家或隱者之門
色溫:面色溫和
枌榆社(fén yú shè):漢高祖故鄉的社廟,后泛指鄉里社廟
獻樽:獻祭用的酒器
此詩為挽薛季益尚書而作,當作于薛氏去世后。詩中'州里''戶庭''扁舟訪杜門'等句可見,詩人與薛季益同鄉且有密切交往。薛氏一生宦游江淮荊蜀,清廉自守,未趨附權貴,深得鄉里尊崇。詩人通過此詩追憶其生平與交游,表達深切哀悼。
全詩通過追述薛季益的宦游聲名、清廉品格及與詩人的交往細節,突出其德高望重、不媚權貴、重情守正的形象,既展現逝者的人格魅力,又傳遞摯友離世的哀痛,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挽詩佳作。
天知風月主人賢,況是江梅望著鞭。
已報兵廚招客醉,故教晴日作春妍。
一年行樂能多少,十騎聯飛相后先。
好向山宮記名氏,它時嘉話踵斜川。
寶地深深俯碧潭,有僧酌茶延我談。
千巖狀秀躡風磴,萬竹含翠藏云庵。
西來指栢本無著,一見悟桃須再參。
登臨已是秋欲半,霜葉枝頭才兩三。
六飛南駐開陪京,朝廷恃此為金城。
元侯臥護股肱郡,去天尺五日月明。
誰憐游子歲一過,欲往不得如流萍。
今日西風要留客,好山橫道煙光凝。
晚歲根塵凈,端由志節隆。
斂身遵七誡,彈指悟三空。
此日傷朝露,何人賦凱風。
我方司汗簡,盍載女師中。
南北芝泉一澗開,穿花度柳勢縈回。
不須元巳方修禊,才遇良辰便泛杯。
行止豈由人智巧,沉浮長與客驚猜。
急流一去誰難進,卻有先游殿后來。
常棣成陰慰暮年,困人春雪好長嘆。
閉門終日詩頻和,伏枕盈旬病未安。
已遣攜鋤移竹徑,更思杖策整花欄。
飽聞冰下游魚躍,所恨雙溪一笑難。
散策相從倚玉鳩,不須更伴赤松游。
林塘在眼供舒嘯,花鳥催詩好勸酬。
一座幾盈三百歲,四翁宜壽八千秋。
堂前風物如伊洛,尚欠香山與石樓。
少日聲名滿學宮,中年遭遇冠群公。
一言坐決興邦策,學世誰知料敵功。
上見嚴安方恨晚,人推汲黯盍居中。
由來大用須詳試,出處之間本自同。
九廟寧神藹德馨,煌煌又見產芝英。
香凝薦斝椒蘭潤,色映雕梁日月明。
紹復祖宗全達孝,感通天地契精誠。
試披瑞牒占休應,看取皇家萬葉榮。
身近長安日,官無州縣勞。
黃麻襲姚姒,赤舄等伊咎。
量與南溟闊,名如北斗高。
十年蟠綠野,軒冕一秋毫。
北斗回春半浹辰,秦淮袞袞滟精神。
六朝舊鬰興王業,千載猶鐘命世人。
便與斯文生羽翼,懸知上圣倚經綸。
形容盛德非常事,再拜寒儒請具陳。
盛德波千頃,清風偃俊躔。
兩朝隆柱石,四海入陶甄。
致主唐虞上,齊名房杜前。
期頤慳上壽,底處問蒼天。
蓋公論治齊相堂,穆生酌醴元王觴。
古人好士乃如此,名重千載尊而光。
我公風度冠今昔,龍門冠蓋春云翔。
微才詎敢充旨味,藥籠庶容芝桂香。
我秩元祀,上推鴻源。
展事有侐,祲威肅然。
升墄既降,秉心益虔。
荷天之休,于千萬年。
俛仰梁谿歲幾寒,向來墨沼已中干。
傳家紫橐榮三子,得路青云喜二難。
爵位方知稽古力,論思當使復盂安。
自憐骨相宜塵土,那得絲言動筆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