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菊和章耕士二首
傲骨經霜強自持,孤芳寥落不逢時。餐英已落騷人后,宋玉墻東剩幾枝。
東籬花事一番新,搖落江山獨愴神。蕪盡田園不歸去,野芳應自笑勞人。
傲骨經霜強自持,孤芳寥落不逢時。餐英已落騷人后,宋玉墻東剩幾枝。
東籬花事一番新,搖落江山獨愴神。蕪盡田園不歸去,野芳應自笑勞人。
第一首:菊花的傲骨歷經寒霜仍堅強自立,獨自綻放的芬芳在冷落中未遇合適時機。采食菊英已落在屈原等詩人之后,宋玉墻東的菊叢還剩幾枝。第二首:東邊籬下的菊花又呈現(xiàn)一番新景,零落的秋景中獨自黯然神傷。田園已荒蕪卻仍未歸去,野菊大概會嘲笑我這個奔波之人。
傲骨:喻指菊花堅韌不屈的品格。
餐英:化用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指采食菊花。
宋玉墻東:典出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此處借指東邊的菊叢。
東籬: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代指種菊之處。
蕪盡田園: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田園將蕪胡不歸”,指田園荒廢。
此詩為與章耕士唱和之作,當創(chuàng)作于秋日賞菊之際。詩人借詠菊抒懷,或因個人境遇未達,或感時世蕭瑟,故以菊之孤高自況,隱含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與現(xiàn)實奔波的無奈。
全詩以菊為喻,前首贊菊之傲骨與未逢時,后首嘆菊景新而人事遷,通過詠菊抒發(fā)孤高自守的品格追求,以及歸田不得的悵惘,是托物言志的典型之作。
醉我一壺玉,了此十分秋。江濤還此,當日擊楫渡中流。問訊重陽煙雨,俯仰人間今古,此意渺滄洲。天地幾今夕,舉白與君浮。 舊黃花,新白發(fā),笑重游。滿船明月猶在,何日大刀頭。誰跨揚州鶴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籌。莫倚闌干北,天際是神州。
知是誰家燕子。直恁惺松言語。深入繡簾來,無奈落花飛絮。春去。春去。且道干卿何事。
久賦恩情欲托身,已將心事再三陳。 泥蓮既沒移栽分,今日分離莫恨人。
朝陽動湖水,春色入名園。 邑人千萬戶,日日望朱幡。
盈枝紅欲滴,照水色更好。 朝暮幾回新,何用催秋老。
心休忘物我,道勝一軒靜。 隱幾度朝哺,可嗟人畏影。
遠分稂下美,移植使君園。 何人為修貢,佳味上雕盤。
凝霜壓寒蘆,白月鋪凈練。 誰起落梅聲,愁人淚如霰。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欄 通:闌)
眾星羅列夜明深,巖點孤燈月未沉。 圓滿光華不磨瑩,掛在青天是我心。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shù)枝花。
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唯有鷺鷥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眾星羅列夜明深, 巖點孤燈月未沉。 圓滿光華不磨鏡, 掛在青天是我心。
可貴天然物,獨一無伴侶。 覓他不可見,出入無門戶。 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處。 你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
獨坐常忽忽,情懷何悠悠。 山腰云縵縵,谷口風颼颼。 猿來樹裊裊,鳥入林啾啾。 時催鬢颯颯,歲盡老惆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