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喜神譜 其十四 爛熳二十八枝
蒼生望云霓,
難作池中物。
孔明臥隆中,
天子勢亦屈。
蒼生望云霓,
難作池中物。
孔明臥隆中,
天子勢亦屈。
百姓如同久旱盼云霓般渴望賢才,賢才難以久居小天地。就像諸葛亮隱居隆中時,連天子的威嚴也不得不屈尊相請。
云霓: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比喻百姓對賢明君主或人才的迫切期待。
池中物:典出《三國志·周瑜傳》'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指困于小天地、無法施展抱負的人或事物。
孔明: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未出仕前隱居隆中。
隆中:山名,今湖北襄陽西,諸葛亮隱居之地。
天子勢亦屈:指劉備三顧茅廬,以禮相邀諸葛亮出山,體現賢才的珍貴與當權者的重視。
《梅花喜神譜》為南宋宋伯仁所著,以梅花生長周期繪百圖并配詩,每圖一詩。此詩為'爛熳'階段第二十八枝題詩,借梅花盛放之景,喻賢才如梅破寒而發,呼應社會對人才的迫切需求,暗含對隱士出山濟世的期待。
全詩以'百姓盼賢—賢才難隱—典故佐證'的邏輯展開,借諸葛亮隱居待明主的典故,將梅花的爛漫與賢才的展露相聯系,突出'賢才當濟世'的主旨,體現托物言志的藝術特色。
桂林南望遠,山路與云連。淺水清涵石,攢峰亂刺天。干戈仍歲月,瘴癘接風煙。蠻寇何能定,邊氓亦可憐。
饑時得食倦時眠,即此修行玄更玄。說此修行渾不省,卻從方外覓神仙。
煙靄渺高秋,雁字橫天寄古愁。一片閑云無托處,悠悠,影入章江水北流。倚檻獨凝眸,紅葉黃花次第收。葉上題詩花下醉,休休,卻對青山愧白頭。
為愛庭前金鳳花,風吹滿地散殘霞。清尊團扇能相伴,飲到海天秋日斜。
桃華一叢為佳,柳樹幾行足矣。行樂不務其多,人心自不知止。
云影天光匝釣磯,毰毸微展雪毛衣。不知妙得天然趣,只道驚人意欲飛。
夾溪修竹帶青蔥,便擬移家住此中。卻憶鄉園渾未乏,不知何事厭江東。
六曲屏風空有月,一階玉露奈何秋。游仙枕上銀河畔,量取人間萬斛愁。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
擾擾人間世,蕭蕭物外身。江山如有態,草樹暗生春。自笑新巢燕,誰憐舊主貧。旅懷相慰藉,真率見情親。
瓊島攀登,翠城銀蓋,六海封冰。綠女紅男,龍翔鳳舞,萬眾飛行。歌聲滿地歡騰。望中海,彩云似旌。笑對寒梅,玉苞怒放,鶯囀春晴。
云山高聳碧嵯峨,懸崖老樹珊瑚柯。芙蓉萬疊靄晴霧,石梁幾處橫清波。危峰絕巘掛飛瀑,蒼松紫蔓交煙蘿。此圖此景漫摩挲,筆端造化誰能過。瓊樓低瞰溪山曲,繡戶雕甍映朝旭。美人勝賞杏花天,醉倚闌干貌如玉。錦衣公子朝天客,紅纓紫鞚黃金勒。退直歸來興自賒,寶馬?嘶綠楊陌。陌上苔封轍跡稀,芝草涵春山蕨肥。幾家茅屋清嶂里,紫門不水桃花飛。煙村遠見行人小,空翠冥濛應可掃。晚風南浦斷漁歌,落日西林度歸鳥。我家佳近三茅峰,瑤臺仙館云路通。興來浪跡事登眺,白云野鶴隨行蹤。別后夢魂每相憶,煙樹茫茫渺無跡。今朝客邸偶披圖,感慨題詩增嘆息。晝橋村塢路縈紆,喬木琳宮宛如昔。
水向東流幾日還,碧梧枝上鳥閒關。絳綃銀鈿渾閒夢,一夜千山與萬山。
心平等,壽延長。修完七寶聚三光。悟全真,萬事忘。玉花綻,金蓮芳。馨香滋味滿齋腸。行功成,現玉皇。
芳歇紅稀蝶懶來,瀟瀟風雨送春回。綠陰如許無人看,軟玉枝頭已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