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帥壽張漕韻二首
但得桑麻遍楚間,此心不在大夫環。落花流水深春好,畫戟清香永日閒。英簜偶來成勝賞,萱庭孰與奉慈顏。正應得句尤奇杰,可繼淮南大小山。
使者耕時出省春,聯翩珠玉又前陳。先聲所暨搖山岳,落筆相豪泣鬼神。嘉與九城俱晏粲,訖無一事尚棼泯。獨慚衰惰歸何晚,亦著中間作廩人。
但得桑麻遍楚間,此心不在大夫環。落花流水深春好,畫戟清香永日閒。英簜偶來成勝賞,萱庭孰與奉慈顏。正應得句尤奇杰,可繼淮南大小山。
使者耕時出省春,聯翩珠玉又前陳。先聲所暨搖山岳,落筆相豪泣鬼神。嘉與九城俱晏粲,訖無一事尚棼泯。獨慚衰惰歸何晚,亦著中間作廩人。
只愿桑麻遍布楚地鄉野,我心不系大夫玉環權位。落花隨流水正顯暮春美好,畫戟映清香更覺終日安閑。賢才偶聚共賞這勝景佳趣,誰能如你承歡母親的膝前?正該寫出如此奇絕的詩句,可繼漢代淮南大小山遺篇。使者春耕時節出巡考察,珠玉般詩文又接連呈現。聲威所及令山岳也震動,文筆豪壯使鬼神亦涕零。欣喜九州同享安定繁榮,終無一事仍存紛擾混亂。只愧我衰老怠惰歸鄉晚,也在這官場中充任糧官。
大夫環:《左傳》載大夫聘問執圭,返則執環表示歸還,此處代指權位。
畫戟:古代官署門前的儀仗兵器,以彩繪裝飾,象征威嚴。
英簜(dāng):指賢能之士,簜為大竹,喻才德出眾。
萱庭:萱草代指母親,萱庭指母親居所,此處指奉養母親。
淮南大小山:漢代淮南王劉安門客所作辭賦,以《招隱士》聞名,此處喻指高超的文學成就。
省春:巡視春耕,古代官員春季考察農事的傳統。
晏粲(càn):安寧美好貌,形容治下太平。
棼(fén)泯:混亂、紛亂。
廩人:《周禮》中管理糧倉的官員,此處泛指任職官員。
此詩為和韻之作,當是趙帥為張漕祝壽作詩后,作者依韻酬和。詩中提及“楚間”“九城”,推測作于作者在荊楚地區任職期間。時張漕或為地方長官,治績顯著,作者通過詩歌表達對其治理才能與文學造詣的推崇,同時暗含自身對民生與仕途的感慨。
全詩以和韻形式,既贊張漕治下“九城晏粲”的政績與“奇杰”詩文的才學,亦表“桑麻遍楚”的民生關切與“心不在環”的淡泊。語言工于對仗,用典自然,是宋代官場酬唱詩中兼具內容與藝術的佳作。
廊廟補天手,夷夏想威名。上前張膽明目,傾倒漢公卿。
二百年來章貢,前趙后蕭相□,今古兩豪英。四海望霖雨,可但總祥刑。
自兒時,文字里,已心傾。魁躔邈在霄漢,薄宦偶趨承。
山見崆峒秀麗,水見玉虹清絕,猶愿見先生。寄語二三子,洙泗在江城。
淵明薪水憂兒子,
玉川送米煩鄰僧。
我今窮狀不可道,
減憂得米憂年登。
嚴城背日客心哀,往事凄涼對劫灰。
江右、嶺南千古恨,不堪回首郁孤臺!
相攜王粲上樓頭,大海冥濛汗漫游。
近日立身心自闊,浮天無岸水長流。
煙開鰲背云光凈,風扇漁帆曙色收。
萬里江河同一瞬,何須有感寄沙鷗。
瑞軒三宿夜鏖詩,雅會何時復見之?
座有元龍皆氣壯,人能夢蝶豈言卮。
當筵侑酒歌桃葉,倚檻聽歌唱柳枝。
如此風流天也羨,大墩山月故遲遲。
紅燭光中度歲除,
云鬟略整不須梳。
清晨獻罷椒觴后,
仍對梅花讀古書。
烽火連高塞,旌旗映晚霞。
登城看漢壘,幾處聽胡笳。
瀚海頻傳檄,嫖姚始建牙。
殘春榆柳動,入夜鼓鼙撾。
白首三年客,青山萬里家。
邊塵何日定,歸種故園瓜。
自是青山欠夙因,且將蹤跡寄紅塵。幔亭指日重開宴,遍問曾孫少一人。
尋仙元不屬凡身,空負桃花洞里春。豈是漁郎多別恨,玄都只待有緣人。
咫尺仙凡路遂分,悲君猶自戀人群。待予九轉丹成后,未度他人首度君。
何事塵心未肯灰,尋真中路忽辭回。思君不奏賓云曲,只唱人間曲可哀。
南國高人真巨源,
華堂邂逅接清樽。
十年一見都如夢,
莫怪終宵語笑喧。
結茅幽靜處,止有道人游。
月帶雙松老,潮聽一夜秋。
海云當檻入,河水向東流。
誰識此中趣?挹泉洗欲愁。
人面玉娟娟,花枝更可憐。憑從畫眉手,折寄鏡臺前。
一朵折春風,花濃意更濃。而今映花面,不似向時紅。
薄暮一凝佇,
歸鴻千有馀。
倚松吟半餉,
月影瀉庭除。
北窗攲枕雨濛濛,夢破青山落眼中。
喚取隱居來此住,人間卻有萬松風。
老夫愛此摩云干,欲下黃岡尚據鞍。
一疋猶無好東絹,憑誰貌出萬松看。
惟上秋將盡,高天鴻雁哀。
掛帆楊子色,載酒秣陵來。
山雨沾書閣,江楓落弩臺。
十年思見汝,莫負故人杯。
飏下采樵斧,
直入碓坊舂。
一腳踏到底,
黃梅信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