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四首
嫩晴草色半曛黃,高杵斜飛漸渺茫。小立簾前惜光景,一雙蝶影上東墻。
棋消清晝卷簾櫳,荷沼新涼一線風。正是雨馀芳樹綠,云陰漏處看殘虹。
長煙輕素帶遙岑,窮巷羊歸敕勒吟。薄暮西風數行雁,亂山黃葉一時深。
一片荒塍凍草殷,江鴉亂捲北風還。晚來扶醉向何處,十里寒云雪后山。
嫩晴草色半曛黃,高杵斜飛漸渺茫。小立簾前惜光景,一雙蝶影上東墻。
棋消清晝卷簾櫳,荷沼新涼一線風。正是雨馀芳樹綠,云陰漏處看殘虹。
長煙輕素帶遙岑,窮巷羊歸敕勒吟。薄暮西風數行雁,亂山黃葉一時深。
一片荒塍凍草殷,江鴉亂捲北風還。晚來扶醉向何處,十里寒云雪后山。
第一首:微晴的天氣里,草色半是黃昏的淺黃,高處搗衣的杵聲斜飛漸遠,變得渺茫。我在簾前小立,珍惜這夕陽光景,一對蝴蝶的影子飛上了東墻。第二首:用棋局消磨這清朗的白晝,卷起簾櫳,荷花池沼送來一線新涼的風。正是雨后芳樹翠綠的時候,從云陰疏漏處望見殘留的彩虹。第三首:長煙輕如素帶纏繞遠處的山岑,窮巷中羊群歸來,似有《敕勒歌》的吟響。薄暮西風里飛過幾行大雁,亂山黃葉在夕陽下顯得更加深濃。第四首:一片荒涼的田埂上,凍草呈現紅黑之色,江鴉被北風卷起紛亂飛還。傍晚扶著醉意走向何處?十里寒云下,只見雪后的山巒。
曛黃:黃昏時的淺黃顏色。
高杵:高處搗衣的木杵,此處指搗衣聲。
敕勒吟:化用《敕勒歌》,代指牧歸的歌謠。
荒塍(chéng):荒涼的田埂。
殷(yān):紅黑色,此處形容凍草顏色。
此組詩或作于作者閑適之時,通過觀察夕陽下不同場景(庭院、池沼、郊野、寒江)的細微變化,捕捉自然與生活的詩意。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作者對日常景物的藝術提煉。
《夕陽四首》以四組鏡頭式的描繪,展現夕陽時分從近景(簾前、棋桌)到遠景(遠山、寒江)的多元畫面,既刻畫自然之美,亦暗含對時光的體悟。語言簡潔而意境豐富,體現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力。
伏暑方過白露鮮,
蟬聲半老雁來天。
桃笙八尺清于水,
一夜風涼自在眠。
慣聽山頭五夜鐘,
忽驚孤枕景陽風。
明朝樂事知何限,
定自無人拜德公。
買得船兒去下湖。
這些天氣近來無。
清和風里綠陰初。
酒不為渠閑放蕩,
詩應嫌我太粗疏。
酒徒詩社復何如。
畏景消煩慮,吟詩續古風。
野花羅檻外,山鳥滿林中。
云氣氤氳合,鶯鳴颯爽同。
無能尋麗句,賦物愧難工。
帆落西江下浙河,
溧陽酒賤醉亡何。
月明正照山公影,
自覺今年白發多。
典秘能辭侍從廬,歸人為我一躊躇。
痛深張掖門前別,訣絕梅花社里書。
稷下舊游那可得,茂陵遺草更何如。
望鄉未把生芻去,策馬西州限有馀。
亞字紅闌簾影繞。莫倚層樓,樓外垂楊道。極目天涯關塞杳。煙痕綠染江南草。
風氣如云窗影裊。無奈啼鵑,喚得春歸早。殘夢初醒寒料峭。閑將佳句調嬌鳥。
仙郎天上訪春來,文藻偏承景運催。大液鏡中行度馬,上林花底坐傾杯。
寒霾九土依稀盡,瑞靄千門次第開。何似傷秋悲宋玉,令人重憶楚蘭臺。
瑞雪凌晨鴉亂飛,支床猶自偃荊扉。四千里外他鄉客,三十年來此布衣。
地逼瑤臺清不寐,劍埋塵土欲生輝。杯光微動閒吟興,何似風流在洛畿。
倏起郊扉念,亟回朝市轅。
君恩如父母,山迥亦乾坤。
援筆醉醒語,攜筇前后村。
是非襟度外,客至總休論。
平生志業有誰先,
落筆文章海內傳。
昨日都城應紙貴,
開簾卻扇見新篇。
梅開塹邊勿渠陋,倚竹長年固成瘦。
風期喚得高人就,幾度行看仍落嗅。
是花佳處絕難摹,思雖宛轉終不如。
我詩有愧渭南趙,君句自續東湖徐。
草色連云暗水陂,掠芹乳燕影差池。游絲惜似春光盡,密罥殘花掛竹枝。
湖水無風似鏡清,湖船日日送人行。垂楊浪許關離別,有限長條無限情。
何必梅花發,相思已不禁。
每逢新歲淺,翻憶舊交深。
臘酒瞢騰意,春盤冷淡心。
遙知草堂上,忍凍亦孤吟。
嫁人對我說,年少莫悲歌。
損瘦朱顏減,那禁愁病多。
升沉隨所遇,志氣敢消磨。
而今當自勵,歲月莫蹉跎。
深院一燈青。孤吟睡未成。聽蕭蕭、葉打疏欞。斷雁數聲更四轉,霜墜影、峭寒生。
花瘦太伶俜。涼蟾繞畫屏。記年時、笑語分明。不信歡場如夢短,尋夢去、夢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