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周倅送郡醞 其二
坐有嚴陵守,
新持使節長。
真成三學士,
意象好持觴。
坐有嚴陵守,
新持使節長。
真成三學士,
意象好持觴。
宴席上有嚴陵郡的太守,他剛持著長長的使節(新任職)。真的成就了三位學士,意境美好正適合舉杯共飲。
嚴陵守:嚴陵郡的太守,嚴陵指今浙江桐廬一帶,因東漢嚴光(字子陵)隱居于此得名。
使節:古代官員出使或任職時持有的符節憑證,此處指官員新任職的象征。
三學士:可能指參與宴飲的三位有學識之士,或泛指才學出眾者。
持觴:舉杯飲酒,觴為古代酒器。
此詩為次韻酬和之作(依原韻和詩),當是作者與周倅(州郡屬官)宴飲時,因周倅贈郡釀(地方酒)而作,反映宋代文人間以詩酒酬唱的交游習俗。
詩通過宴飲場景的描寫,展現文人雅集的閑適趣味,語言質樸而意境溫馨,體現了酬贈詩中常見的友情傳遞與生活雅趣。
金谷芳華即世衰,平泉草木及身移。知君作計真高絕,意下園林孰可窺?
圣訓行天似日星,秦時晦日漢時明。半山老人壞正道,紫陽夫子集大成。孝經尚欲化遐郡,論語還堪致太平。他日兒曹心醉后,我知不羨遺金籯。
妾薄命,聽妾歌。夫婿輕別離,妾心當奈何。山有虎豹,水有蛟螭。川涂邈悠,曷云能來。朔風吹衣,雨雪霏霏。洞房憭栗,神凄色衰。吁嗟乎,妾雖改兮,妾心不移。
京師名捕冠朝陽,鉅賈樂之服強梁。新室初考大理寺,冤魂誰記孫志剛。
輕裝仍萬里,一再未云艱。至性關今古,高情失水山。獨憐原鹡去,空憶渚鴻還。以我良朋嘆,為君游子顏。
水口橋堪度,林間屋尚留。秋來山色好,相對有歸舟。
疏花點涂側,遒枝占石陰。翩來雙鳥淡,不是世間禽。
西北三江帶五湖,九山清勝結吾廬。風煙陸瑁家相近,水石王蒙畫不如。長日林光圍幾席,有時空翠落衣裾。鶴書未論他年事,門外時來長者車。
夜投東林寺,北風雪大作。捫虱對山僧,衲衣不堪著。
梅花未發先扃牖,落盡梅花未整巾。明日廬山春又至,伴眠樓上歲華新。
江上南枝暖欲妍,小春時節又經年。誰知一點還鄉夢,直到梅花樹子邊。
木難火齊當纏頭,貼地金蓮步欲羞。露濕銀床人語靜,蟾宮九夏是中秋。
九日三眠火力齊,五朝又報四眠時。辛勤一月方能繭,繰得成絲卻賣絲。掃下烏兒毛樣細,滿箱桑葉剪青柔。大姑不似三姑巧,今歲繰絲兩倍收。
遠樹微波黯不分,闔閭城畔寄孤云。春來盡有還鄉夢,除卻青山便是君。
茅屋何人住,秋林晚對山。也知乘興出,多在白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