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除夕為本生父身后百日書以志痛二首
臨歧空憶淚痕斑,東海無端倦鳥還。今日盤蔬暈深碧,更憑誰說念家山。
漫從叔寶問心肝,紅燭沉沉向夜闌。忍記昔年風雨夜,尊前溫語勸加餐。
臨歧空憶淚痕斑,東海無端倦鳥還。今日盤蔬暈深碧,更憑誰說念家山。
漫從叔寶問心肝,紅燭沉沉向夜闌。忍記昔年風雨夜,尊前溫語勸加餐。
站在岔路口空自回憶當年離別的淚痕斑斑,像東海歸來的倦鳥無端回到家鄉。今日盤中的蔬菜泛著深綠,還能向誰訴說這思念家鄉的愁緒?徒然像詢問陳叔寶的心肝般追問自己,紅燭昏沉直到夜將盡。怎忍心回憶往年風雨交加的夜晚,您在桌前溫柔勸我多添飯菜。
臨歧:分岔路口,常指離別之地。
倦鳥還:比喻游子歸鄉,此處隱含歸鄉卻失怙的悲愴。
盤蔬暈深碧:盤中蔬菜呈現深綠色,指除夕家宴的樸素場景。
叔寶:南朝陳后主陳叔寶,此處或借指追問內心(“問心肝”),表達內心的煎熬。
夜闌:夜將盡。
尊前:酒樽前,代指席間。
此詩為父親去世百日時的大年夜所作。詩人在萬家團圓的除夕,面對家宴卻因父親離世而倍覺孤寂,回憶往昔父親的關懷,遂書此詩以寄托哀痛。
詩歌以除夕為背景,通過今昔對比與細節刻畫,抒發喪父之痛。語言平實卻情真意切,尤其“勸加餐”的溫馨片段,將思念與哀痛推向高潮,是悼亡詩中情感真摯的佳作。
昨日雨,今日雨。漁父謳歌,老農歡舞。堪笑蒲許林中,鄧師伯把不定,卻向豆子山前打瓦鼓。熟不熟,但看五月廿六。
淳于諷子輿,嫂溺援以手。避嫌忍坐視,毋乃君子咎。以道援天下,其義在不茍。徒手將何施,行權豈可狃。枉尺而直尋,逆取而順守。本原既不端,詎免天下詬。
天厭花黃色改殷,東籬景物似東山。逗遛春蕊為秋蕊,荊棘了無藏葉間。
九清三境,飆馭杳難追。功烈并巍巍。洛都不及西巡到,猶識睟容歸。三條馳道隱金槌。仙仗共逶迤。珠宮紺宇申嚴奉,億載固皇基。
莊生守宇泰,老氏念無為。惟應屏物累,可與悟玄機。狂流射波瀾,世路多險巇。此心方寂如,安能為變移。
雨歇涼生,天高氣爽,又是一歲重陽。雁聲來處,云白草茫茫?黃菊知人無酒,也不惜、椷死幽芳。龍山上,西風暝靄,落日下牛羊。登樓,何限興,一齊分付,絡緯寒螀。把古今閑事,莫更思量。坐到銀河案戶,城角盡、月轉空墻。凝眸久,驚烏蜚起,零露濕衣裳。
枯松強鉆膏,槁竹欲瀝汁。兩窮相值遇,相哀莫相濕。不知我與君,交游竟何得。心法幸相語,頭然未為急。愿為穿云鶻,莫作將雛鴨。我行及初夏,煮酒映疏羃。故鄉在何許,西望千山赤。茲游定安歸,東泛萬頃白。一歡寧復再,起舞花墮幘。將行出苦語,不用兒女泣。吾非固多矣,君豈無一缺。各念別時言,閉戶謝眾客。空堂凈掃地,虛白道所集。
天門新辟日曈昽,茂宰先承湛露濃。巳見璽書褒卓傅,更將玉尺倚林宗。千秋良史看馴雉,九品何人鑒畫龍。若向河梁聽驪唱,鳴琴清響滿花封。
驅車越長道,還歸故里閭。少小客咸陽,今來廿載馀。親知半凋落,冢墓留村墟。松柏儼成行,狐兔交路衢。門巷寂無人,誰為問鄰居。停車再嘆息,日暮長欷吁。客行盡九州,不如守敝廬。
一行作吏廢歡游,九日登臨擬盡酬。詩有少陵難著語,菊無元亮不成秋。云山自笑頭將鶴,人海誰知我亦鷗。幸遇佳辰莫辭醉,浮云今古劇悠悠。
何年金屑。飛上玲瓏雪。一樹風情誰解說。只有盈盈夜月。牡丹紅葉相夸。鉛華各自名家。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鉛華。
顧公讀書處,乃是林塘居。竹樹久凋謝,紅翠何稀疏。魚鳥非昔游,風煙尚遺墟。身滅名不朽,流聞千載馀。
手斸蒼苔玉一欄,山家初見眼猶寒。移根莫厭凡紅紫,只做春風一樣看。
洛川北岸錦屏西,竹樹蕭蕭面翠微。風月有情常似舊,山川信美不如歸。文章送老甘無用,魚鳥從游久息機。寄語長安倦游客,年來何事素書稀。
山如仁者靜,風似圣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