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張春卿尚書
懷抱今遺直,身名古象賢。路車陳左塾,笙磬在東懸。再世星辰上,三年雨露邊。崎嶇空老去,有識共潸然。
論建回天力,生平與眾同。居常焚諫草,人自避乘驄。朝譽多張仲,家聲近魯公。挽辭吾不愧,收入汗青中。
懷抱今遺直,身名古象賢。路車陳左塾,笙磬在東懸。再世星辰上,三年雨露邊。崎嶇空老去,有識共潸然。
論建回天力,生平與眾同。居常焚諫草,人自避乘驄。朝譽多張仲,家聲近魯公。挽辭吾不愧,收入汗青中。
您懷抱如今遺留的直道遺風,身份聲名堪稱效法先賢的典范。路車陳列在左塾門前,笙磬樂器懸掛在東廂。兩度任職如星辰在天,三年受恩于雨露君前。歷經崎嶇卻空自老去,有識之士都為之淚下。您的奏議有回天之力,生平行事與眾人不同。日常總焚毀諫書草稿,眾人自覺避讓您的車馬。朝廷贊譽多稱您如張仲,家族聲望堪比魯公顏真卿。我的挽辭問心無愧,將收入史冊之中。
遺直:直道而行的遺風,指正直的品格。
象賢:效法先人的賢德。
路車:古代諸侯所乘之車,此指高官的車駕。
笙磬:兩種樂器,代指禮樂,此處喻指莊重的儀軌。
再世:兩次任職于朝廷。
雨露:喻指皇帝的恩澤。
潸然:流淚的樣子。
論建:指臣子向朝廷提出的建議或主張。
焚諫草:燒掉諫書草稿,指保密諫言內容以避私譽。
張仲:周代賢臣,以忠直著稱。
魯公:指唐代顏真卿(封魯郡公),以剛正忠烈聞名。
汗青:古代竹簡記事,需烤竹去濕(汗青),代指史冊。
此詩為哀悼張春卿尚書而作。張春卿生前為朝廷重臣,以正直敢諫、功績卓著聞名,家族亦有聲望。詩人通過挽詩追念其生平,既反映當時士大夫對其德才的推崇,也體現挽詩‘表彰逝者、傳揚其名’的傳統功能。
全詩緊扣‘挽’字,從品格、功績、家聲等多維度贊頌張春卿,既具史傳般的實錄精神,又飽含深情。語言簡練而意蘊豐厚,是一首典型的褒揚性挽詩,展現了逝者在當時政壇與士林的重要地位。
記熏爐永晝,露檻嬌春,簾影偎花。斷角吹離恨,甚孤帆箭激,萬里江涯。舊歡更入遙夢,寒雨忽欹斜。算過翼華年,流云勝賞,兩鬢堪嗟。思家路迢遞,且喚酒旗亭,重醉琵琶。擬訪鴟夷去,過吳王宮畔,猶認蓮娃。倦途頓感興廢,潮尾咽蒹葭。試緩引孤吟,憑高縱目唯暮鴉。
圣歷囗勤政,瑤圖慶運長。壽宮開此地,仙駕緲何鄉。風斷清笳調,云愁綠旆揚。上升知不恨,弘濟任城王。
村落寂無人。門掩殘春。桃花水似晉時津。君自抱香何處隱,一瓣清真。艷摘與香薰。寫韻頻頻。雕紅刻翠總傷神。老去填詞飄盡淚,竹垞前身。
梅將喜信自天來,光動書樓趁暖開。花比去年真個好,一齊欣送我儂回。
孫帝陵傍水最悲,蔣侯廟下月來遲。夜深客子心驚恐,猿掛南朝楓樹枝。
明庚共一天,出沒巧相避。與君別半載,轉腳不相值。君來過故人,我復舍此去。悵然起遐瞻,云歸水東逝。
綠窗寂寞掩殘春,繡得羅衣懶上身。昨日翠帷新病起,滿簾飛絮正愁人。
過去事如夢,了然無罅縫。要當做夢時,便作覺時用。未來事如電,有無不可見。莫將希望心,昧卻娘生面。見在事如云,目前仿佛有。安得東南風,吹散西山口。
嘗聞閶闔前,星拱北辰箓。今來大明祖,輦駕橋山曲。松柏韻幽音,魚龍焰寒燭。歲歲秋風辭,兆人歌不足。
斷云尚滯天半,沈陰十日,寒意生庭戶。更箭激酸風,柝鈴凄語。素衾空疊,香篝未暖,夜長和影相偎,亂愁千縷。念繡閣、深盟竟誰主。淚痕枕畔點點,別鶴慵彈,病鸞羞舞。漫獨下、芳階留連私步。翠蘿升壁,蒼菭掩徑,樹頭已是花稀,乳鶯啼苦。問春色、漂流向何處。倦旅惟是,悶酌春醪,闇吟愁賦。嘆楚峽迢遙更無路。想行云、朝暮自有神仙侶。簾半卷、隱隱瞻鸞馭。露寒清影吹簫去。
羅綺行歌夜,杯盤坐笑春。舞衫催急管,步障擁佳人。燈火珠星粲,樓臺璧月新。傳柑良可樂,黼座玉音親。
池邊石是南朝石,綠染苔花亦可憐。今日波平人事變,白魚猶自躍天泉。
晨光發奇姿,皛日起我早。皎皎玉盤盂,亭亭眾芳表。九幽郁潔意,風露白清曉。沉冥亦有秋,冷士豈枯槁。誰懷汲汲志,既晚無用好。真意不相違,棄捐何足道。
只有今年對此花,此花欣送我還家。呼童掃溉放花出,作意相從歸去誇。
碧水通三徑,高風重五侯。知深丹扆眷,未許赤松游。山簡暫為郡,齊公晚得周。會攽濱海詔,再運釣鰲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