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上晚望庾樓 其四
跨城作州治,
陰晴巧變幻。
廬峰翠色老,
逐日供遠盼。
白云擘碎綿,
隨地卷舒慣。
春先紫煙樓,
梅花雪前綻。
跨城作州治,
陰晴巧變幻。
廬峰翠色老,
逐日供遠盼。
白云擘碎綿,
隨地卷舒慣。
春先紫煙樓,
梅花雪前綻。
州治的建筑橫跨城墻而建,天氣陰晴變化巧妙。廬山群峰的翠色顯得深沉,每日都供人遠眺觀賞。白云像被撕碎的棉絮,隨意舒展卷曲十分自然。春天先來到紫煙樓,梅花在雪前已然綻放。
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這里指州城的建筑。
擘(bò)碎綿:像撕碎的棉絮,擘,分開、撕碎。
卷舒:指云的舒展與卷曲,形容云的動態變化。
紫煙樓:可能指庾樓的別稱或當地與云霧相關的建筑,此處代指觀景所在。
綻(zhàn):開放,此處指梅花初放。
此詩應為詩人乘舟晚行時,遠眺庾樓及周邊景致所作。可能創作于冬春之交,詩人觀察到天氣變化、山景云態與早梅綻放,觸景生情而作,記錄了特定時節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全詩以舟中晚望視角,描繪州治建筑、廬山翠色、碎云卷舒、早梅初綻等景象,展現自然變化之妙與春的萌動。語言簡練生動,意象鮮明,傳遞出對生活與自然的細膩觀察與熱愛。
驛鼓高懸使者稀,溪云斷續樹參差。日斜山畔無人語,獨立西風數桂枝。
北風吹海波,寒氣已慘栗。歲功方告成,上計倉廩實。大府督先期,列城群彥集。公來親奉辭,王事有遠役。入登和鈞堂,咨諏侍前席。力陳功利源,首先二三策。民實吾同胞,苛痛體均一。商賈趨懋遷,負販致其力。上以奉王供,下以合民食。嗟余忝命吏,三載貳下邑。適丁歲屢艱,課計虛所入。使車勤遠人,問俗考肥瘠。念茲災疹馀,推額減其籍。寒者煦之溫,饑者哺之粒。向非大府嚴,云雨手轉劇。公歸被顧問,為我對以臆。倘能出泥滓,窮困非所惜。相期在歲寒,梅邊問消息。
親朋雖近懶追尋,湖嶺歸來病至今。寄語洪州趙從事,忍令無酒過冬深。
文星飛降玉京山,函海龍光照宇寰。半世窮蒐經史籍,一朝焚燬亂離間。瘞灰為冢空馀淚,終老看花不解顏。唯有紋江東逝水,至今流恨出鄉關。
漫說良宵抵萬金,閩燈高照畫堂深。精窮物相誇能事,細析秋毫覺苦心。五彩特宜紅燭映,雙眸剛免黑花侵。早期對賞人何在,卮酒停來痛不禁。
病骨支筇卻下堂,瘦顏衰鬢入愁鄉。黃鶯饒舌花饒笑,一樣春風有別腸。
欲尋春去怕春休,又值春陰不得游。寂寞西園風雨里,杏花比客更多愁。
牢落慈湖館,于今二百年。閑居仍憫已,解易尚成編。吾道乾坤大,斯文日月懸。何時甬東路?入邑拜前賢。
客來竹林下,時聞澗中琴。經房在幽竹,庭戶皆春陰。孤吟遂忘返,煙景生愈深。
向壁梳頭白,開門落葉黃。巫山朝雨歇,楚岫莫云長。竹嶼詩成后,茅檐酒熟香。杖藜看菊圃,隨挈小壺觴。
豫樟材之雄,拔地恒千尺。冥將霄漢迫,密是鸞皇室。斬伐遭時艱,根荄走石壁。先公馀后澤,條肄今矹硉。又復儲楝梁,溪山再開辟。樹德必務滋,垂猷遠翼翼。幽齋蔭瀟灑,弦誦終日夕。成蹊者桃李,充牣皆黍稷。樂地貴名教,高風仰賢式。蔽芾晉公槐,蒼寒孔明柏。邦人所敬恭,君子以觀德。
孤亭高倚暮云秋,平楚蒼蒼望石頭。紫氣微分雙闕影,白云中斷大江流。蕭森落木來悲氣,迢遞青山入壯游。王業千年根本在,燕吳兩地對皇州。
顯貴無朋詩有儔,嶺東文籍載名流。一身早富詩書畫,八卷今藏宮館樓。老樹逢時春怒放,古泉未竭涌難休。作詞自挽尤高雅,月灑山河一笛幽。
閣坐翛然景色殊,滄波遠近縠文鋪。晴黿戲水綠于染,健鶻粘天青欲無。極望千峰爭日出,中懸一柱擘云孤。倚闌興劇盻京口,忽有扁舟來百壺。
怪天涯飄泊,似楊花,離懷恁零星。正旌旗四出,群山無語,笳鼓連城。劍氣刀光不斷,草木亦膻腥。忍聽哀鴻唳,滿地秋聲。回首銅街車馬,倘歌休舞倦,月冷花醒。漫窮途雪涕,相向眼誰青?念家山、鶴愁猿病,問甚時歸夢落寒汀?披襟望、又危檣外,風捲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