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汲郡太守李茂彥詩
離索何惆悵,
后會未可希。
河朔貴相忘,
歧路安足悲。
離索何惆悵,
后會未可希。
河朔貴相忘,
歧路安足悲。
離別后的孤獨是多么惆悵,往后的相聚難以期待。在河朔之地以相忘為貴,岔路分別又何足悲傷。
離索:離別后的孤獨,語本《禮記·檀弓上》'離群而索居'。
希:同'稀',稀少,此處指難以期待。
河朔:古代泛指黃河以北地區,此處代指李茂彥赴任的汲郡所在區域。
相忘:典出《莊子·大宗師》'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指放下離愁,各自安好。
歧路:岔路,喻指分別之處。
此詩為贈別友人李茂彥赴任汲郡太守所作。當為魏晉時期,詩人與李茂彥交情深厚,面對友人遠任,既因離別生愁,又以豁達態度寬慰彼此,故有'相忘''安足悲'之語。
詩為贈別之作,前兩句寫離別之悵,后兩句以'相忘''安足悲'轉寫豁達,情感起伏中見真摯情誼。語言質樸自然,用典貼切,展現魏晉贈別詩含蓄深沉的特點。
櫻口脂香吮舌尖,陽臺云雨夢魂添。通犀軟語心頭爽,貼麝芳劑鬢角纖。
媚眼迷離霜搗兔,畫眉深淺月移蟾。昵人喉韻鶯聲細,黃絹題詞信手拈。
露穎秋波鏃劍尖,天然骨格化工添。酥胸滑膩雞頭剝,鬒發流香燕尾纖。
款曲加餐時剖鯉,溫柔戒旦警明蟾。香奩艷體教摹仿,半臂消寒斗韻拈。
丁亥夏六月,流寇犯我疆。兵戈起倉卒,官吏接踵降。
哭聲動天地,日星慘無光。老少各逃命,道逢虎與狼。
四境恣殺掠,金帛滿路傍。劫我作奴仆,束縛慮逃亡。
舉步或稍緩,鞭笞痛莫當。箐林影昏黑,傾跌心愈慌。
惟期免敲撲,那顧鳴空腸。暮夜集村塢,炙酒烹牛羊。
兇鋒有萬狀,喧呼擁平岡。醉后劓刖人,血肉濺我裳。
有時刳孕婦,男女貫旗槍。求生固已矣,求死亦不遑。
夜半人馬寂,脫身匿叢筜。一步一驚顧,暗地呼穹蒼。
狐兔起蹊隧,荊榛長成行。躊躇奔城郭,呼繩縋垛墻。
攀援似猿猴,四顧殊傍徨。親戚聞我至,城頭問審詳。
朋友聞我至,只手相扶將。父母向我前,拊背慰百方。
坐定復移時,始知身未亡。努力去守陴,安能進酒漿。
但得共相保,吾親亦永康。
東河名勝畫圖中,
浩蕩浮空噴沫同。
絕似瀑泉飛百道,
拋珠響逗晚來風。
草瘦芳心,柳迷倦眼,回首佳人遲暮。一片愁魂,還被水云留住。思故國、不隔西風,奈離緒、尚縈南浦。最憐他、松柏同心,往來寂寞鈿車路。
清秋江上望遠,只恐回帆浪急,公今無渡。霧失峰青,憔悴鏡中眉嫵。垂翠箔、人憶當年,倚簟床、夢醒何處。恁禁得、彈冷箏絲,瀟湘和雁語。
霓裳綽。蟬鬢掠。妝成坐待秦樓約。繡屏前。藥欄邊。才遺青鸞,又報花箋。連。連。
蘭缸灼。榴珠錯。露苔香浸蓮勾弱。幾回旋。漫俄延。月更朦朧,雨復聊綿。扁。扁。
昔日隨流今逆流,
昔時今日有來由。
李將軍本穿楊手,
誤向南山射石頭。
郊居寥落四無鄰,眼底誰堪過問津。白雪調高傳錦字,碧云天遠憶佳人。浪翻鯨鱷難移棹,壁冷牙弦懶拂塵。腸斷泊園好風月,離懷脈脈幾經春。
清流白石伴幽居,習靜投閒與世疏。四面寒塘開水鏡,一輪明月抱蟾蜍。何人醒夢還尋鹿?有客持竿不取魚。長憶論文同刻燭,知君架滿鄴侯書。
唾手燕云將虎貔,雙旌無奈朔風吹。
長城已壞班師日,天柱俄頃破虜時。
霜冷翠華終北狩,月寒宰木向南枝。
奸諛未死英雄盡,回首山河轉夕曦。
鴨綠江頭建鼓旂,間關百戰壯軍威。
青天自許孤忠在,赤手親擒叛將歸。
夜靜舉烽連鹿島,月明傳箭過鼉磯。
紛紛肉食皆臣子,絕域看君臥鐵衣。
敦夙好。論交道。聞聲相思遇垂老。舉紗巾。倍情親。看來誰念淪落天涯人。側身天地常懷古。此道今人賤如土。
剪秋江。置寒窗。吟罷桃花潭水轉蒼茫。
猛志在。觀滄海。慣狎波濤訴真宰。搶榆枋。笑蒙莊。八千春色恰見早梅芳。
小園端得閒中趣。每趁花時常一至。且餐英。制頹齡。二老風流來往自忘形。
樓前淮水上,
遠樹似魚鱗。
來帆與去棹,
腸斷倚欄人。
老僧頭白焦山頂,不管興亡。安穩禪床。臥對江南古戰場。
客來久坐渾無語,飯熟茶香。歸路茫茫。水打空船月照廊。
草綠湖南馬足輕,
雨絲風片近清明。
青山到眼都奇絕,
小李將軍畫里行。
兩載皇華使,江湖得少寬。見皆儒雅錄,聞絕惠文彈。內外有輕重,言行無易難。春秋賢者責,傾耳向長安。
圣朝無闕政,賤子有私憂。盜賊何多報,邊防益弛謀。循良宜擇守,德政合交脩。懷此言無路,公今近冕旒。
我捧江西檄,公乘使者車。飛騰今已去,留落又何如。誰敢懷離闊,惟思讀詔除。九州期大庇,寧獨愛吾廬。
鬢亸衣香弄帶尖,風情畫意一齊添。浣紗去后紅顏杳,明月來時素手纖。遮面琵琶珠錯落,隔簾環佩玉蜍蟾。朦朧臺榭春如夢,憔悴羞花不忍拈。
鴉髻盤云認鬢尖,螺痕黯淡月眉添。鞦韆院落裙拖帶,縞素風流袂露纖。醉態模糊看鏡鶴,懷奔靈藥失宮蟾。舞衫歌扇甘岑寂,散亂天花一笑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