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上晚望庾樓 其三
風順掠口岸,
直覺市聲沸。
轉瞬西門高,
晚色羃江氣。
醉誦琵琶行,
寄興豈無謂。
撼搖黃蘆津,
誰知此風味。
風順掠口岸,
直覺市聲沸。
轉瞬西門高,
晚色羃江氣。
醉誦琵琶行,
寄興豈無謂。
撼搖黃蘆津,
誰知此風味。
順風掠過口岸,只覺得街市喧鬧聲沸騰;轉眼間望見高高的西門,暮色籠罩江上的霧氣。醉中吟誦《琵琶行》,寄托興致難道沒有深意?搖動著黃蘆邊的渡口,誰能體會這種獨特風味。
羃(mì):覆蓋,籠罩。
市聲沸:街市的喧鬧聲像沸騰一般。
寄興:寄托興致、意趣。
黃蘆津:長有黃蘆葦的渡口。津,渡口。
風味:此處指獨特的感受與意境。
此詩或作于詩人舟行途經庾樓(今江西九江一帶)的傍晚。詩人乘風順流,見口岸喧鬧、西門暮色,觸景生情,借醉誦《琵琶行》抒發內心感慨,反映其對自然與人生的細膩體悟。
詩以舟行晚望為線索,描繪江邊黃昏之景,融合市聲、暮色與吟誦古詩的動態,表達獨特的內心體驗,情景交融,語言平實而意蘊悠長。
采蓮女,采蓮舟,春日春江碧水流。蓮衣承玉釧, 蓮刺罥銀鉤。薄暮斂容歌一曲,氛氳香氣滿汀洲。
梅花雪白柳葉黃,云霧四起月蒼蒼,箭水泠泠刻漏長。 揮玉指,拂羅裳,為君一奏楚明光。
魂清清,魄濯濯。 鳥不號,魚不躍。 紛水神,激山樂。 天亦捶殘,地亦摧卻。 提攜踏青霞,九回吊孤月。 秋臺鄉樹結桐花,千年恨血點泉沙。 鬼燈送客三山下,黃塵清水扶桑斜。
明月上西軒,流光照積雪。開軒一長望,皎皎千里潔。
佳人怨遙夜,起坐彈金屑。為我操《孤鸞》,悵然感離別。
相思報瑤華,無使音塵絕。
貧家教妾自當壚,馬上郎君不敢呼。 折得荷花待誰贈,葉間紅淚滴成珠。
巫山高不極,沓沓狀奇新。暗谷疑風雨,幽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二江春。為問陽臺夕,應知入夢人。
月共故人來,柴門向晚開。呼僮先下榻,攜手重登臺。
記否吹簫夜,依然入畫梅。經年話相憶,冷撥地爐灰。
風搖蘞蔓響高檐,裝裹殘書手自簽。 鳳管玉樓邀素月,碧筒深樹遣朱炎。 東皋過雨施長屐,南畝逢秋試短鐮。 筮仕廿年家食半,獨于山水性非廉。
伏低伏弱,裝呆裝落,是非猶自來著莫。任從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陰,也是錯;晴,也是錯。
愁眉緊皺,仙方可救,劉伶對面親傳授。滿懷憂,一時愁,錦封未拆香先透,物換不如人世有。朝,也媚酒;昏,也媚酒。
江山如畫,茅檐低廈,婦蠶繅、婢織紅、奴耕稼。務桑麻,捕魚蝦。漁樵見了無別話,三國鼎分牛繼馬。興,休羨他。亡,休羨他。
飛鳥影穿紅燭去,寒蟾光落素琴來。 三數寺通溪畔路,好從僧借流時杯。
日暮江空船自流。誰家院落近滄洲。一枝閑暇出墻頭。 數朵幽香和月暗,十分歸意為春留。風撩片片是閑愁。
高節長身老不枯,平生風骨自清癯。 愛君修竹為尊者,卻笑寒松作大夫。 未見同參木上座,空余聽法石於菟。 戲將秋色分齋缽,抹月批風得飽無?
十指嫩抽春筍,纖纖玉軟紅柔。人前欲展強嬌羞。微露云衣霓袖。最好洞天春晚,黃庭卷罷清幽。凡心無計奈閑愁。試拈花枝頻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