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二首 其一
六街燈火初收,匆匆又過元宵后。宮梅半吐,池冰未泮,暖內微逗。料峭馀寒,迷離輕靄,著花催柳。看韶華點染,春光歲歲。爭譜出,江山繡。
紫禁承恩非偶。御爐香,時攜滿袖。茅檐下士,荷衣賤子,只宜?畝。白玉重階,黃金高殿,此身奇構。喜堯天舜日,熙熙皞皞,四方安阜。
六街燈火初收,匆匆又過元宵后。宮梅半吐,池冰未泮,暖內微逗。料峭馀寒,迷離輕靄,著花催柳。看韶華點染,春光歲歲。爭譜出,江山繡。
紫禁承恩非偶。御爐香,時攜滿袖。茅檐下士,荷衣賤子,只宜?畝。白玉重階,黃金高殿,此身奇構。喜堯天舜日,熙熙皞皞,四方安阜。
六條大街上的燈火剛剛收去,轉眼間又過了元宵節。宮中的梅花半開,池塘的冰還未融化,暖意已微微顯露。殘余的春寒料峭,輕柔的霧靄迷濛,催促著花兒開放、柳枝抽芽。看這美好的春光點染大地,歲歲年年,仿佛都在爭著描繪出錦繡江山。在皇宮中蒙受恩寵并非偶然,御爐的香氣時常沾滿衣袖。而那些茅屋下的平民、穿粗布衣服的百姓,只適合在田間勞作。白玉砌的臺階層層疊疊,黃金裝飾的宮殿高大宏偉,這樣的身軀置于其中實在奇特。欣喜于如今如堯舜時代般的太平盛世,百姓和樂,四方安定富足。
六街:指京城的主要街道,唐代長安有六街,后泛指都城街道。
泮(pàn):融化,《詩經·邶風·匏有苦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韶華: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紫禁:指皇宮,帝王所居的宮城,因帝王稱“天子”,天宮為紫微垣,故皇宮稱“紫禁城”。
茅檐下士:指平民百姓,茅檐代指簡陋的居所。
荷衣:粗布衣服,代指平民的裝束。
?畝:疑為“畎畝(quǎn mǔ)”之誤,指田地、田間。
堯天舜日:比喻太平盛世,堯、舜為傳說中上古賢君。
熙熙皞皞(hào):形容和樂舒暢的樣子。
安阜:安定富足。
此詞或創作于太平盛世,作者可能為朝廷官員。詞中“紫禁承恩”“堯天舜日”等句,反映了當時社會安定、帝王恩榮的背景,或為作者對自身際遇及盛世景象的感慨之作。
全詞通過元宵后初春景象的描繪,對比宮廷與民間生活,贊美了太平盛世的和樂富足。結構上由景及情,語言典雅,情感真摯,展現了對社會安定的肯定與欣喜,是一首典型的盛世詠懷之作。
點柳妝梅不暇裁,平波直擬涌瑤臺。釣磯葦岸知何許,幾誤漁舟夜半來。
出入高車耀縉紳,從來天幸喜逢辰。道孤常恐難逃悔,性拙徒能不失真。風雨坐生無妄疾,林泉歸作自由身。歲寒未必輸松柏,已見人間七十春。
獨漉獨漉,水深沒轂。不畏沒轂,但畏車覆。
綿綿若論太幽深,即是流珠不是金。萬卷經文兼在目,機關絕妙有浮沈。
書樓新筑與山齊,冬日登臨感聚奎。蜂戶怯寒封凍蜜,燕巢驚雨落春泥。一經已見當家授,萬卷終期列笈棲。朋好莫辭頻載酒,梅花正在汶溪西。
北斗垣墻暗赤暉,誰占朱鳥一星微?破除服珥裝羅漢,減損齏鹽餉佽飛。娘子繡旗營壘倒,將軍鐵槊鼓音違。須眉男子皆臣子,秦越何人視瘠肥。
貌古骨癯,云閒月孤。相隨似有,認著還無。三千界內誰相外,雙六盤中不到輸。
喜見微陽復,渾忘半點愁。日光浮客座,和氣藹神州。賓友慵迎送,兒童任去留。天時與人事,催促未能休。
昨夜一葉落,秋風江漢波。晶晶紅日淡,慘慘素煙多。世事今如此,吾曹可若何。凄涼聊系棹,一和大風歌。
一老累然蹋野陰。漢家城闕劇蕭森。鵑啼鶴唳又而今。遺跡半淪皋羽研,行吟還抱水云琴。更無人識黍離心。
晨陟豆積山,言訪古仙史。鐵棋留石枰,游戲聊爾爾。世事如棋看,生憎錯著子。
鷲峰成記別,聊現大家身。瞬目超塵劫,隨方得本真。忘憂殘舊草,供祭冷初蘋。獨有閨門淚,潸然冬復春。愿力堅如母,翛然亦坐忘。羞蘭虛孝養,偕老誤榮光。凈域端何許,遺經只自香。它年盛追贈,猶得賁馀芳。
繁華如夢只須臾,妙相何堪問有無。明月夜郎愁李白,飄風歧路泣楊朱。臺荒早閉宮思子,天遠難為石望夫。多少閒愁消不得,鮫人望海淚珠枯。
稽首禮太上,燒香歸虛無。流明隨我回,法輪亦三周。玄愿四大興,靈慶及王侯。七祖生天堂,煌煌曜景敷。嘯歌觀大漠,天樂適我娛。齋馨無上德,下仙不與儔。妙想明玄覺,詵詵乘虛游。
一片靈心著古風,清吟披拂到衰翁。從教湖海相傳去,知我曾來茅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