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二日冒雨發天長斷橋亂水經涉甚險
軟輿籠雨破春寒,
煙水江淮路百盤。
橋斷正憐羸馬度,
云深疑有老龍蟠。
行邊白發和愁長,
望里青山帶濕看。
為問陰晴成底事,
鷦鷯終羨一枝安。
軟輿籠雨破春寒,
煙水江淮路百盤。
橋斷正憐羸馬度,
云深疑有老龍蟠。
行邊白發和愁長,
望里青山帶濕看。
為問陰晴成底事,
鷦鷯終羨一枝安。
輕便的轎子裹著細雨沖破春寒,江淮煙水迷茫道路曲折百轉。橋斷時正可憐那瘦馬艱難渡險,云深之處仿佛有老龍盤曲隱現。行途中白發與愁緒一同生長,望里的青山帶著濕潤入眼簾。試問這陰晴變化究竟為何事?鷦鷯終究羨慕枝頭那一份安閑。
軟輿:輕便的轎子。
廿二日:即農歷二月二十二日。
羸馬:瘦弱的馬。
蟠(pán):盤曲而伏。
鷦鷯(jiāo liáo):小型鳥類,《莊子·逍遙游》有“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之典,喻指安身之所。
發:出發。
天長:地名,今安徽省天長市。
此詩創作于作者冒雨從天長出發途中。時值早春二月,江淮地區雨霧迷蒙,道路因雨水泥濘難行,斷橋處需涉水過險,詩人觸景生情,寫下旅途艱辛與內心感慨。
詩中以‘冒雨發’為線索,描繪旅途險狀,借‘斷橋’‘羸馬’等意象凸顯行役之苦,尾句用典表達對安定的向往,情感真摯,語言質樸中見細膩,展現了詩人困頓中的精神訴求。
云林道相重,相赴野亭開。誰有青山意,扁舟江上來。
亞枝蕊坼。怎一晌勻回,舊日顏色。翠葆細含,偏有夭紅縈拂。寂寥分擲墻陰,撩亂又穿窗格。珊珊意,嚴妝薄施,細認天骨。憑欄無限心惻。倘奏乞通明,留住冰魄。簇擁嫩香,蜂蝶忍便輕摘。可愛有限韶光,欲倩畫工圖出。凝睇久,移尊餞春也得。
義烈媲睢陽,英風鎮異方。三朝膺鐵券,兩代瀝忠腸。碧血山河壯,丹霄日月光。輝煌天語渥,讀罷淚沾裳。
凍研笑臞儒,雕弓隱獵徒。不成平趙魏,正可老江湖。憔悴頭雖禿,輪囷膽尚粗。咸陽呼五白,何遽不能盧。故國吾宗廟,群胡我寇讎。但應堅此念,寧假用它謀。望駕遺民老,忘兵志士憂。何時聞遣將,往護北平秋。
即空即色漫評論,戒行誰符兩足尊。卻被摩登伽覷破,一時牽引入旁門。
白日騰騰睡醉鄉,塵絲撩亂罥巾箱。從令易趁翻書課,滿眼精神下五行。
茅茨清絕有蟾宮,水里嬋娟竹里風。高枕隔床啼鳥靜,小齋終日白云蒙。江邊好景詩難道,世上閑愁酒可通。題作隱求爭未信,如君方許學屠龍。
衣籠化為石,何年閣半巖。多因仙帔氅,不是無裙衫。
一溪屈曲與山隨,要試躋攀腳未衰。隔岸人家西日外,數株紅柿壓疏籬。
采蓮采菱雙棹行,游女綽約朝云輕。陽春和寡,吹鳳笙,奏龍笛。按秦箏。鼓趙瑟。
銜悲向南浦,寒色黯沈沈。風起洞庭險,煙生云夢深。獨飛時慕侶,寡和乍孤音。木落悲時暮,時暮感離心。離心多苦調,詎假雍門琴。
默而非緘,辨而罔談。須菩提慧空了了,憍尸迦華雨毿毿。更與剎塵分手眼,何妨機用見錘鉗。個人自得,古佛同參。
野寺捫蘿入,荒涼歲月深。偶尋逃暑處,一洗入禪心。共坐僧閒語,眠聽鳥細吟。出門仍理棹,落日半川陰。
留都文物漢西京,虎踞龍蟠集俊英。高廟神靈嘗陟降,中朝佞幸敢縱橫!瑣闈月白鐘山曉,烏府霜寒淮水清。望盡浮云天北極,長安應見泰階明。
凝碧池邊玉笛聲,長生殿里結盟情。愁心欲向彈棋寫,只恐心中自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