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內兄潘子科
動憶龍舟別,勞將雁字頻。
功名三寸舌,湖海一閒身。
客思驚花露,歸期及稻新。
浮沉千古意,寄語下機人。
動憶龍舟別,勞將雁字頻。
功名三寸舌,湖海一閒身。
客思驚花露,歸期及稻新。
浮沉千古意,寄語下機人。
常常回憶起在龍舟旁分別的情景,頻繁勞煩你寄來書信。功名不過依賴三寸之舌,我卻在湖海間過著閑適的生活。客居的思緒被花上的露水驚動,歸期大概在新稻成熟的時候。古今多少浮沉往事,托人帶話給家中操勞的妻子。
雁字:指書信,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
三寸舌:指能言善辯,典出《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
湖海:代指遠離塵囂的漂泊之地。
花露:花上的露水,暗示客居時光的短暫與孤寂。
稻新:新稻成熟,指秋季農時,代指歸期的具體時間。
下機人:化用《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的織機意象,代指家中操勞的妻子。
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客居異地時,與內兄潘子科分別后,通過書信往來互訴近況。詩中“湖海一閒身”或暗示詩人暫離仕途,處于漂泊閑適的狀態,故借詩寄懷,表達思念與人生感慨。
全詩以“寄懷”為核心,通過回憶離別、書信往來、客居情思、歸期期待等場景,既展現兄弟間的深情,也流露出對人生浮沉的豁達。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懷人抒情之作。
不期而會,不約而同。
晴光爍爍,和氣融融。
際遇兩朝圣主,中興徽廟禪叢。
良田天錫平如砥,坐對靈苗歲歲豐。
百里長征山徑紆,溪邊竹里走番奴。
蠻音雜沓聞鶗鴂,茅屋參差入畫圖。
裸體威儀存幅布,纏頭修飾喜生芻。
有時客至呼兄弟,一笑頻斟打喇酥。
漾漾璇題湛鏡光,團團素璧剪方方。
一抔曾勺蟾蜍玉,猶帶仇池翰墨香。
老子隨行苜蓿盤,不曾無客自開單。
更將馀粒投清淺,聊為游魚小倚闌。
貪貴貪榮逐利名,
追游醉后戀歡情。
年不永,代君驚,
一報身終那里生。
月白天高夜色深,檻前廊后半沉吟。
魚吞積霧潛波底,露滴新荷走葉心。
高樹有情遮蠟燭,晚風無意上瑤琴。
十千沽酒愁空橐,用盡文園賣賦金。
寂寂遠峰青,梅花落洞庭。
何人吹入破,能使客愁醒。
鶴唳云門遠,龍吟海氣冥。
悲秋兼別恨,明月滿山亭。
野水平田稻正青,
肩輿軋軋趁新晴。
髼頭奴子無拘束,
牛背醉眠歌太平。
綠梅花下坐卿卿,神與梅花一樣清。
得意事須防失意,深情人肯浪多情。
心挑祇益羞顏熱,眉語還遮妒眼明。
欲去尚留留未可,恰來絲雨灑簾聲。
曉促鐘聲逐俊髦,爭如早脫驥驎槽。
螭頭彩筆三春夢,馬首紅塵十丈高。
懶說畏途重御轡,沉思宦海尚驚濤。
浮生了卻邯鄲枕,風月蓬山滿背鰲。
茅檐煙火數家村,且樂天年付子孫。
臥看白云生遠岫,任教芳草長閒門。
清陰石上寒侵枕,流水臺前月滿樽。
忽喜故人書信到,高風謂我有誰倫。
幾曾勾漏乞靈丹,歸計茫茫且就官。
不少頑民牛自帶,生憎悍吏虎而冠。
流離始覺承平樂,守土方知保障難。
慷慨悲歌入燕趙,未甘長鋏向人彈。
翠巖如畫護重城,亭堠無煙久洗兵。
路入臨榆疑塞盡,水經孤竹覺流清。
獵魚隊小尋西堰,射虎山高問北平。
風雪一鞭歸未得,海天愁煞暮笳聲。
東山猛虎不吃人,西山猛虎吃人,南山猛虎吃人,北山猛虎不食人。
漫漫趨避何所已,玉帝不遣牖下死,一雙瞳神射秋水。
袖中芳草豈不香,手中玉麈豈不長。中婦豈不姝,座客豈不都。
江大水深多江魚,江邊何嘵呶。人不足,盱有馀,夏父以來目矍矍。
我欲食江魚,江水澀嚨喉,魚骨亦不可以餐。
冤屈復冤屈,果然龍蛇蟠我喉舌間,使我說天九難、說地九難。
踉蹌入中門,中門一步一荊棘,大藥不療膏肓頑。
鼻涕一尺何其孱,臣請逝矣逝勿還。
嘈嘈舟師,三五詈汝:汝以白晝放歌為可惜,而乃脂汝轄。汝以黃金散盡為復來,而乃鞭其脢。
紅玫瑰,青鏡臺,美人別汝光徘徊。
腷腷膊膊,雞鳴狗鳴。淅淅索索,風聲雨聲。
浩浩蕩蕩,仙都玉京。蟠桃之花萬丈明,淮南之犬彳亍行。
臣豈不如武皇階下東方生。
亂曰:三寸舌,一枝筆,萬言書,萬人敵,九天九淵少顏色。朝衣東市甘如飴,玉體須為美人惜。
高軒肯與鶴同乘,河朔清尊慶得朋。
白草已荒秦塞月,浮云空傍漢家陵。
且隨劍客占埋獄,閒對茶僧試辨澠。
同病不堪頻促膝,別來曾否二毛增。
久已安時論,狂因嘆史才。
及知前輩少,誰說過江來。
日月閒難得,星霜老易催。
陽秋百年事,作意莫遲回。
菊英黃染秋涼。餐秀色,暗神傷。
淡容清影,幽香高韻,人瘦句難忘。
阿儂素具陶潛癖,東籬下,醉歌長。
欲問還休,對花無語,心事費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