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段仲衡譙樓新軍額二首
筆落元戎重,詩成坐客新。譙門雙壯觀,邊將一團春。夢破盤行玉,名存甕得銀。衰遲亡補報,著意與民親。
寒消晴后雪,光轉凍前風。歲已宜麻麥,人猶厭芥菘。樓頭千里望,筆勢萬夫雄。及此吾何力,天低露草豐。
筆落元戎重,詩成坐客新。譙門雙壯觀,邊將一團春。夢破盤行玉,名存甕得銀。衰遲亡補報,著意與民親。
寒消晴后雪,光轉凍前風。歲已宜麻麥,人猶厭芥菘。樓頭千里望,筆勢萬夫雄。及此吾何力,天低露草豐。
第一首:您揮筆題字時氣勢莊重如主將,詩作完成讓座中賓客耳目一新。譙樓雙額題寫得壯觀非常,邊地將領的氣象如春日般和暖。夢中仿佛見玉盤珍饈,聲名如同銀甕存譽。我雖年老難以補報,仍用心與百姓親近。第二首:晴日消融了最后的積雪,寒風在冰凍前轉為和緩。年歲本應適合麻麥生長,百姓卻仍厭棄粗劣菜蔬。在樓頭極目千里遠望,您的筆勢有萬夫不當之雄。至此我有何功勞?不過是天低草豐的自然饋贈。
元戎:主將,此處指段仲衡;
譙門:城門上的瞭望樓;
盤行玉:玉盤盛珍饈,形容生活優(yōu)渥;
甕得銀:銀甕存譽,比喻聲名留存;
衰遲:年老;
芥菘(sōng):芥菜與白菜,代指粗劣食物;
萬夫雄:筆力雄健勝過萬人。
此詩為與段仲衡共題譙樓新軍額時的唱和之作。詩人或時處邊地,見譙樓新題軍額,與友人共賞題字、詩作,觸景生情,既贊友人筆力詩才,又自陳雖年老仍心系民生。
全詩通過唱和形式,既贊賞段仲衡題額的壯觀與詩才,又以“著意與民親”“天低露草豐”等句,體現(xiàn)詩人務實的民生關懷,風格質樸,情感真摯,是宋代邊地政務詩的典型之作。
襄陽堤路長,草碧楊柳黃。
誰家女兒臨夜妝,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賈生十八稱才子
儂居石城下,
郎到石城游。
自郎石城出,
長在石城頭。
邀歡空佇立,望美頻回顧。何時復采菱,江中密相遇。
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與子結綢繆,丹心此何有。
歌謠數(shù)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
絲竹發(fā)歌響,假器揚清音。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
玉樹歌闌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蕪國。
秦淮有水水無情,百幅錦帆風力滿,連天展盡金芙蓉。
珠翠丁星復明滅,漏轉霞高滄海西,頗黎枕上聞天雞。
蠻弦代雁曲如語,后主荒宮有曉鶯,飛來只隔西江水。
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疊??紅嵯峨。
水風浦云生老竹,吳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帖寒玉。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
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
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咽一氣凌紫霞。
西山日沒東山昏,旋風吹馬馬踏云。
畫弦素管聲淺繁,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騎入秋潭水。
百年老鸮成木魅
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云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磐石,無由達江滸。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大堤行樂處,車馬相馳突。
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孫挾珠彈,游女矜羅襪。
攜手今莫同,江花為誰發(fā)。
草生隴阪下,鴉噪城堞頭。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游。
歸來無人識,暗上沉香樓。羅床倚瑤瑟,殘月傾簾鉤。
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樹秋。若負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紫錦紅囊香滿風,金鸞玉軾搖丁冬。
沙鷗白羽翦晴碧,鳳叫龍吟白日長,落花聲底仙娥醉。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蛾眉曼臉傾城國,鳴環(huán)動佩新相識。銀漢斜臨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燈光。
畫舸雙艚錦為纜,芙蓉花發(fā)蓮葉暗。門前月色映橫塘,感郎中夜渡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