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奉別王元美比部詳刑還京四首 其一
送君沙麓野,延望漳水濆。
爾登黃金臺,我棲青桂林。
雙雁起前浦,雄飛雌復沉。
相背一何速,顧念隔長云。
遠眺碭石宮,巍巍紫霄岑。
千里益相思,郁悠傷我魂。
愿言策高步,圖畫終麒麟。
送君沙麓野,延望漳水濆。
爾登黃金臺,我棲青桂林。
雙雁起前浦,雄飛雌復沉。
相背一何速,顧念隔長云。
遠眺碭石宮,巍巍紫霄岑。
千里益相思,郁悠傷我魂。
愿言策高步,圖畫終麒麟。
送你到沙麓的郊野,久久凝望漳水的岸邊。你即將登臨黃金臺(喻指京城要職),我卻棲身于青桂林中(喻指僻處)。雙雁從前方水浦飛起,雄雁高飛而雌雁沉落。相背分離如此迅速,回望之間已被長云隔斷。遠遠眺望碭石宮,高聳入紫色云霄。相隔千里更增相思,憂郁悠長傷我心魂。衷心祝愿你快步高升,終能像功臣一樣圖畫在麒麟閣上。
沙麓野:沙麓,古地名(今河北大名東);野,郊外。
漳水濆(fén):漳水岸邊;濆,水邊。
黃金臺:戰國燕昭王所建招賢臺,此處代指京城顯要之位。
青桂林:喻指隱退或清苦之地,與“黃金臺”形成境遇對比。
碭石宮:泛指高偉宮闕;碭,有光澤的石頭。
紫霄岑:紫色云霄中的山峰,形容宮闕高峻。
麒麟:麒麟閣,漢代懸掛功臣畫像處,代指功成名就。
此詩為秋日送別友人王世貞(元美)還京而作。王世貞時任比部(刑部)詳刑(掌刑獄),此次還京或因職務調動。詩中既含離別之傷,亦寄寓對友人功成名就的期許,反映了作者與王世貞的深厚情誼。
詩通過秋日送別的場景,以對比手法展現友人與自己的不同境遇,借雙雁、長云等意象烘托離情,既訴相思之苦,又寄功名之愿,情感真摯,意境蒼涼而豪邁,體現送別詩傷別與期許交織的特點。
同官柏府記當年,別后悠悠思惘然。跋涉羌戎慚我拙,旬宣方岳羨君賢。停云極目秋旻永,聽雨常懷夜榻連。相去關山猶咫尺,無由縮地至蘭泉。
三輔青衿拜下風,就中三禮更推公。似聞伯仲金華省,曾奏先朝白虎通。
芝蘭春已折,庭館晝空沉。判老江湖骨,難窺天地心。入門傷幾案,跨馬畏朋簪。欲問容身地,茫茫不可尋。
水里生蔥翅,池心恒欲飛。蓮花逐床返,何時乘舟歸。
昔時賭墅客,今日竹林人。不待羅囊解,吾知小阮貧。
交情金石半途分,霜后孤芳獨見君。盡倒濃漓澆磊磈,胸中著我半山云。莫解忘憂不數萱,長镵斸雨護云根。采薇勁節于今在,知是夷齊幾世孫。青青谷口自披榛,斷取他方寶界新。彌勒同龕把茅下,客來不識住庵人。借屋何如退結廬,籜龍環水小方壺。孤高不貴封千戶,獨笑輪囷秩大夫。攀枝結葉蔽朝寒,病鶴摧頹老骨山。安得虎頭癡絕手,蘧廬置我水云間。瑣碎金中踏薜蘿,出云苔壁手摩挲。飛鴻送盡不知暝,烏鵲窺林日下坡。疊疊重重兩岸山,鉤連秀色上瑯玕。孤亭四壁面煙雨,人與白鷗分暮寒。愛筍從嗔不出山,看成修影泛微瀾。此君臭味唯風月,底事須除數百竿。鏡中白發負長纓,一釣連鰲我不能。剩種長竿繞溪綠,得魚君看積如陵。平攀天面一彎月,下視山腹三重茅。更欲移居入霄漢,卻憎棲鳥占林梢。
忽看年又盡,更問夜如何。宦拙青云遠,心危白發多。物情憐歲序,世路足風波。滄洲終有托,吾道未蹉跎。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巖穴幽阻,誰其晤語。猗蘭之芳,煜煜其光。不我佩服,昊天孔明。子如好修,維我之求。子如不好,于我何郵。
細雨蕭蕭叢冢間,暮寒雖勁不知還。高冥大塊誠何意,斷碣新阡若是班。誰料幽明分跬步,卻憐人鬼共塵寰。賃廬路近非無謂,日日銷魂對此山。
秋云會崇臺,觀子意彌遠。新知何草草,半饟迭酬勸。同生不盡歡,異世乃增戀。真交重意氣,豈必日繾綣。叢菊有遠芳,女蘿有深蔓。大道淪滄溟,相期汎波瀾。
青溪溪色照閒心,古樹猶堪落夕陰。小徑舊時通隱處,清風長日在幽林。閒窗卻掃逢人坐,村酒常沽不自斟。杳杳青山成別去,重尋應惜白云深。
寒到驚秋盡,無云天欲垂。道情添老大,人事暗遷移。掃葉供烹茗,擔泉先灌葵。韶光應共惜,世路此何時。
祗樹給孤園,當陽辟小軒。天空澄際月,海凈浴晨暾。霧隱南山豹,風傳后夜猿。憑高殊可賦,觀妙亦何言。
曾侍虛皇玉案前,夜書繭紙筆如椽。莫嫌此石規模小,一寸玄云萬斛泉。
簾捲高堂顥露飄,坐收紈扇暑全消。山腰月轉花流席,石齒泉鳴溪入潮。遠戍砧聲懸浩月,高樓玉笛起中宵。炎涼漸入平分候,調燮寧忘望斗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