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其十一
我愛仙居好,
民純不用拘。
閭閻興禮讓,
囹圄長榛蕪。
網闊奸逾少,
風恬惡自無。
一年人已信,
感激謝張弧。
我愛仙居好,
民純不用拘。
閭閻興禮讓,
囹圄長榛蕪。
網闊奸逾少,
風恬惡自無。
一年人已信,
感激謝張弧。
我喜愛仙居的美好,百姓淳樸無需約束。街巷間興起禮讓之風,監獄中長滿雜亂的野草。法紀寬和奸邪反而更少,風氣和緩惡行自然消無。一年間百姓已然信服,心懷感激致謝張弧。
閭閻:里巷、民間,代指普通百姓生活的地方。
囹圄(líng yǔ):監獄,《禮記·月令》注:'囹圄,所以禁守系者,若今別獄矣。'
榛蕪(zhēn wú):雜草叢生,此處形容監獄因少有人犯而荒蕪。
網闊:比喻法律寬松,不苛嚴。
風恬:社會風氣平和安寧。
張弧:可能指當地推行善政的官員,具體身份待考,此處代指治理仙居的良吏。
此詩為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而作,約創作于詩人任職或游歷仙居期間。當時仙居因官員(如'張弧')推行寬和之政,社會風氣淳樸,百姓守禮少爭,監獄空置,詩人有感于此,遂寫詩唱和,贊美當地的治理成效。
全詩圍繞'仙居好'展開,通過百姓淳樸、禮讓成風、犯罪絕跡等具體現象,展現寬政得治的社會圖景,既贊美了仙居的民風,也隱含對治理者的肯定,是一首典型的詠贊地方善治的詩作。
暮云草樹更長林,宇凈山空月色深。別意不須問流水,且傾三百萬重心。
白酒映尊空,黃花裛露濃。征歌來衛女,扶醉有巴童。香霧沉蘭圃,晴煙駐桂叢。海風吹月上,移席小闌東。
邊秋多風沙,狐兔長悲鳴。慷慨思奢牧,因游雁門營。饑食太行薇,渴飲桑乾冰。問我亦何為,壯士不顧生。生騎一駿馬,權奇如龍媒。追風數千里,直上單于臺。東望朝鮮江,北望白龍堆。凌飆發長嘯,游兵射我來。左手接飛鏑,右手揮金鞭。馳歸錦州城,汗下如流泉。念此血氣勇,毋乃非圣賢。忍恥古所尚,留侯亦迍邅。長松寒逾勁,南金鍛彌堅。啟篋讀秘書,聊謝諸少年。
蛟龍窟宅貫豐湖,西北群峰勢若驅。誰自圯橋傳玉匣,夜當雷雨讀陰符。播寧討賊書三上,劉哱驚魂火一誅。歸后東征師頓老,川原從此漸為枯。
寫得梅花絕代姿,吳綾染遍翠虬枝。始知鈿閣煙飛夜,妙畫通靈變化時。
西臺日未沒,廟口欲橫煙。一別徐孺宅,重過便七年。長堤貫村巷,喬木蔭平田。借問雷居士,曾薰惠遠蓮。
輦路安排看駕回,千官花壓帽檐垂。君王不輟憂勤念,玉貌還如未插時。
讀書不甚解,好讀益其愚。彭澤固可人,耿介令我吁。但畏當世欺,披褐厭厭居。不作天下計,只解愛吾廬。常欲效夷齊,相將竄海隅。又為魯兩生,易代作貞夫。我思三嘆惋,戚戚真腐儒。其讀山海經,嗜之如食魚。胡不為刑天,與帝爭并俱。胡不為夸父,競日神力殊。甲子小事耳,何必著意書。安得三斛灰,一滌腸中迂。
好曲幾回聞,白雪君持贈。天上清輝此夕多,翳翳青松影。余響入霜鐘,深意誰能省。洗盡鉛華媚俗心,裊裊琴音冷。
記得離家柳未黃,歸來三徑菊花香。一年強半身為客,席未遑安又趣裝。
寥廓此中宿,遙聽易水聲。鑒帷畿月入,疏館北風鳴。夜覺秋初永,寒知霜正清。不堪情已倦,明日尚遄征。
檐雨午宵歇,室燈涼焰明。寢興將百念,蟋蟀聽殘聲。老態閨人識,新歌候物成。雞鳴催九日,一感佩萸情。
深林多涼風,空山多古木。遙睇滄海波,泛泛飛新綠。
無人種春草,隨意發芳叢。綠遍郊原外,青回遠近中。羃煙粘落絮,和雨襯殘紅。不解王孫去,凄凄對晚風。
煮茗遍馀松桂心,引杯延賞滌煩襟。開紅成幄翠如雨,鶴叫空庭夜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