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三首 其二
問訊東郊,尺五城陰,名園乍開。甚藥欄繞處,未移湘竹,花源尋后,不數江梅。一種風流,先春占了,社酒旗邊紅杏媒。絲絲里,見亭亭樓榭,曲曲池臺。
此中肯放徘徊,便隨意逍遙石徑苔。看拖條筇杖,玉階催去,穿雙笱屐,瑤圃才回。多少騷人,孫弘座上,吟盡江豪吐鳳才。飛綿好,待夔龍攜手,捲過塵埃。
問訊東郊,尺五城陰,名園乍開。甚藥欄繞處,未移湘竹,花源尋后,不數江梅。一種風流,先春占了,社酒旗邊紅杏媒。絲絲里,見亭亭樓榭,曲曲池臺。
此中肯放徘徊,便隨意逍遙石徑苔。看拖條筇杖,玉階催去,穿雙笱屐,瑤圃才回。多少騷人,孫弘座上,吟盡江豪吐鳳才。飛綿好,待夔龍攜手,捲過塵埃。
向東郊問訊,在離城僅尺五的背陰處,名園剛剛開放。藥欄環繞之處,尚未移植湘竹;尋得花源之后,江梅也不足稱道。一種風流韻致,先于春光占得先機,社日酒旗邊紅杏如媒妁。柳絲飄拂里,可見亭亭樓榭,曲曲池臺。此處值得徘徊,便隨意逍遙于石徑青苔之上。看那拖條竹杖,催促著走向玉階;穿著雙笱木屐,才從瑤圃返回。多少文人雅士,如在公孫弘座上,吟盡江左豪雄的吐鳳之才。飛絮正好,待與賢能攜手,卷起塵埃。
尺五:極言距離之近,古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之說,此處指離城很近。
湘竹:湘妃竹,斑竹,此處泛指珍貴竹類。
社酒旗: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時懸掛的酒旗,代指春日宴飲場景。
筇杖:用筇竹制成的手杖,輕便耐用。
笱屐(gǒu jī):一種形似魚笱(捕魚竹器)的木屐,可能指形制獨特的鞋子。
孫弘座:公孫弘為漢代賢相,好延攬士人,此處指文人雅集的場所。
吐鳳才:指才華橫溢,典出揚雄作《太玄》時'夢吐鳳凰'的傳說。
夔龍:傳說中堯舜的賢臣夔和龍,此處代指賢能之士。
此詞為清代詞人陳維崧《沁園春三首》其二。陳維崧活躍于明末清初,其詞多寫身世之感與生活雅趣。此詞或作于其游歷江南期間,通過描繪城郊名園春日初開的勝景及文人游賞場景,反映當時文人群體的交游生活與審美意趣。
全詞以'名園乍開'為引,上片鋪陳園林景致的精巧與春意,下片聚焦文人游賞的雅興與才情,將自然之美與人文之樂交融,展現了春日園林的獨特魅力與文人閑適的精神世界,語言細膩,意境鮮活,是陳維崧描寫生活場景的典型詞作。
西北干戈撥不開,今宵聞笛更清哀。高堂親老發垂白,與子買舟歸去來。
花媚韶光柳弄煙,簫聲處處賣餳天。誰知子厚懷桑梓,北望長號又一年。
西塞玄貞子,清風世所希。草堂君卜筑,千載影相依。烏蜀青山繞,桃花白鷺飛。時時有佳興,明月嘯云扉。
秋風裊裊熟黃粱,池上鵝肥酒更香。醉里不妨學楚語,《竹枝》歌好和漁郎。
山中云共宿,秋晚菊爭開。突兀懸巖出,蒼茫拂霧來。碑亭看再過,峰勢抱千回。誰結茅檐下,能堪碧澗哀。
閑臥林泉與世疏,使君三度枉旌旟。未陪徐孺升賓榻,敢屈文侯式敝閭。暫擲魚竿絲半卷,旋開松徑草新鋤。愧無美酒拈巾漉,難得金波款緒馀。
東風云暗鷓鴣啼,古調歌殘白石西。芳草春深官路合,夕陽煙重板橋低。閒心獨我聽花落,作客同人倦馬蹄。誰信勞勞天地里,搴裳容與過前溪。
鳳皇非鴳匹,騏驥非駑攀。自乏镕質資,不數爐冶間。合于眾君子,百事無相關。豈期叨稱譽,藉已出瀛寰。昨聞競方駕,下直從道山。酒壺綴肴其,馬銜鏘玉環。上唾屈及賈,下吞崔與班。肯比豪華子,黃金邀舞鬟。遂來集靈宮,乃等逸士閑。養生曾昧術,四體幸無瘝。池籞雖可樂,魚鳥鬧于阛。繞壇安石榴,何時拆朱殷。水疑蛟龍潛,云想鸞鶴還。蕙圃秘且深,苔徑歷已艱。越樵得射鏑,秦洞迷童顏。杳杳頗起羨,區區空服綸。塵心儻一浣,石溜春潺潺。
芙蓉灣口綠陰斜,吹笛何人隔彩霞。驚起沙頭雙翠羽,銜魚飛上刺桐花。
一月不出門,門庭在萬里。我途殊未窮,繞室當破履。
乾坤造草昧,狗盜方爭雄。干將不善割,勢與鉛刀同。少小習兵書,慷慨氣如虹。沈算貴先機,羞為汗馬功。龍騰階尺木,鵬運須長風。冉冉歲云徂,衰鬢如飛蓬。王業尚無始,天心鮮有終。凄凄梁父吟,感嘆將何窮。
有月須有梅,有梅須有月。梅月兩得兼,上林獨清絕。天邊素魄生,籬落暗香發。緩步對沉吟,無令空隕沒。
玉階草落變流螢,輦道宮門黯黯青。張悌不能忘相國,劉諶惟有告先靈。來朝走馬無人問,夜雨淋鈴可復聽。腸斷西風吹海子,洗妝樓外曉窗扃。
半生別恨寄漁樵,欲拉巢懷未可招。洞有桃花猶是漢,丹無神術愧為姚。云閒客至泉初碧,窗靜禽呼草自夭。坐久涼生更進酌,幾聲細雨打亭蕉。
玉釵敲竹立旁皇,孤負樓心幾夜涼。出院會防中婦覺,作羹須倩小姑嘗。先歸免盡三分酒,再晤遲來一寸香。最是北堂無意緒,匆匆時節話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