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韻再寄二首
誰言溝澮淺,誰言滄溟深。淺不如世態,深不如我心。我心先齒老,不踏章臺草。寄語知心人,故書足自飽。
昨日寄君詩,詩說心契深。君詩今日來,深于我詩心。期君松不老,我得如蔓草。相依無棄憎,分我風月飽。
誰言溝澮淺,誰言滄溟深。淺不如世態,深不如我心。我心先齒老,不踏章臺草。寄語知心人,故書足自飽。
昨日寄君詩,詩說心契深。君詩今日來,深于我詩心。期君松不老,我得如蔓草。相依無棄憎,分我風月飽。
誰說田間小溝淺?誰說大海深?小溝的淺比不上世態炎涼,大海的深比不上我的心深。我的心先于牙齒衰老,不愿涉足繁華游樂之地。寄語知心的友人,舊書經典已足夠讓我精神豐足。昨日寄給你的詩,詩中訴說心意投合之深。今日收到你的回詩,情感比我的詩更深厚。期望你如青松永不衰老,我愿像藤蔓小草依附生長。彼此相依沒有嫌棄厭惡,分享清風明月的閑適滿足。
溝澮(gōu kuài):田間的水溝,泛指小水流。
滄溟:大海。
章臺草:章臺為漢代長安街名,多聚集歌樓妓館,后以“章臺草”代指繁華游樂之地。
故書:舊書、經典書籍,此處指能滋養心靈的學問。
心契:心意投合,心靈相通。
棄憎:嫌棄厭惡。
風月:清風明月,代指自然美景或閑適的精神生活。
此詩為“次前韻再寄”,當是詩人與友人唱和之作。可能創作于與友人書信往來之際,通過詩歌回應對方前作,進一步傾訴彼此心意,表達對友情的珍視與堅守。
全詩以對比起興,由世態人心之辨引出對知己的珍視,再通過寄詩、回詩的互動深化情誼,最后以“松”“蔓草”之喻表達相依相伴的愿望。主旨鮮明,情感真摯,展現了古人以詩會友、以心相交的雅趣。
我本無為野客,飄飄浪跡人間。一時被命住名山。未免隨機應變。識破塵勞擾擾,何如樂取清閑。流霞細酌詠詩篇。且與白云為伴。
碧山本岑寂,素琴何清幽。彈為風入松,崖谷颯已秋。 庭鶴舞白雪,泉魚躍洪流。予欲娛世人,明月難暗投。 感嘆未終曲,淚下不可收。嗚呼鐘子期,零落歸荒丘。 死而若有知,魂兮從我游。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正自羈懷多感,怕荒臺高處,更不勝情。向尊前,又憶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無老兵。 凄清。淺醉還醒。愁不肯,與詩平。記長楸走馬,雕弓笮柳,前事休評。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盡烏紗便隨風去,要天知道,華發如此星星。歌罷涕零。
渺人間、蓬瀛何許,一朝飛入梁苑。輞川梯洞層瑰出,帶取鬼愁龍怨。窮游宴。談笑里,金風吹折桃花扇。翠華天遠。悵莎沼黏螢,錦屏煙合,草露泣蒼蘚。 東華夢,好在牙檣雕輦。畫圖歷歷曾見。落紅萬點孤臣淚,斜日牛羊春晚。摩雙眼。看塵世,鰲宮又報鯨波淺。吟鞘拍斷。便乞與媧皇,化成精衛,填不盡遺恨。
涼生秋雨霽,華月上疏林。 因聽落葉響,稍知秋意深。 芳歲倏已徂,白發鬢邊侵。 故人渺何許,日夜懷微音。 無由親蘭藻,何以慰沖襟。 云中徒矯首,露下空長吟。
當日孤貞不可窮,邦人千載仰其功。 而今漢上多游婦。誰繼巍巍烈女風。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輦道山樓直,宮園水殿低。 碧荷春檻出,紅藥晚階齊。 釣石蛟龍隱,歌臺鳥雀啼。 翠華當日幸,花木五云迷。
碧池懸帝闕,瓊島入仙家。 洞口流云氣,星濤涌日華。 桃源虛歲月,蓬海復塵沙。 繡殿游天女,燕支映夕霞。
堞繞門雙辟,梯懸殿一攀。 飛甍承寶蓋,列牖轉瑤環。 松古盤云翠,苔新帶雨斑。 三楊賜游數,稽首憶天顏。
碧苑西連闕,瑤池北映空。 象垂河漢表,氣與斗牛通。 鯨躍如翻石,鰲行不斷虹。 蒼茫觀海日,朝會百川同。
蔥郁倚青天,微茫散紫煙。 祖瀛符帝宅,泰華鎮王川。 樹里西山對,花中北極懸。 登封非遠幸,三祝配堯年。
病起懨懨、畫堂花謝添憔悴。亂紅飄砌。滴盡胭脂淚。 惆悵前春,誰向花前醉。愁無際。武陵回睇。人遠波空翠。
就陽位,升圓丘。佩雙玉,御大裘。 膺天命,擁神休。萬靈感,百祿遒。 秉黃鉞,建朱旗。震八表,清二儀。 帝業顯,王道夷。受景命,啟皇基。 開九門,懷百神。通肸蚃,接氤氳。 明粢薦,廣樂陳。奠嘉璧,燎芳薪。 膺寶圖,執左契。德應天,圣饗帝。 薦表衷,荷靈惠。壽萬年,祚百世。 惟德動天,有感必通。秉茲一德,禋于六宗。 欽夤寶命,恭肅禮容。來顧來享,永穆皇風。 天惟佑德,辟乃奉天。交感斯在,昭事罔愆。 歲功已就,王道無偏。于焉報本,是用告虔。
東閣小詩書夢破,后堂殘醉燭花明。 春風客散茶香在,寂寞人間萬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