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略對桓溫捫虱而談當世之務
本謂溫猶好,
而能北伐功。
自從捫虱后,
絕意過江東。
本謂溫猶好,
而能北伐功。
自從捫虱后,
絕意過江東。
原本以為桓溫還算值得期待,能夠成就北伐的功業。自從與他捫虱暢談時事之后,王景略便徹底斷絕了前往江東(東晉)的念頭。
王景略:即王猛(325-375),字景略,十六國時期前秦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桓溫(312-373):東晉權臣,曾三次北伐,意圖收復中原。
捫虱:抓虱子,此處指王猛見桓溫時,一邊捉虱子一邊談論天下大事,形容其不拘小節、從容自若。
絕意:徹底斷絕念頭。
江東:指東晉統治區域(長江下游以東),代指東晉朝廷。
詩中所述事件源自《晉書·王猛傳》:桓溫北伐入關時,王猛前往拜見,「捫虱而談當世之務,旁若無人」。桓溫邀其南歸,王猛因看出桓溫北伐實為鞏固個人權位(后果然回師爭權),故拒絕。此詩當為后人根據這段歷史創作,聚焦王猛對桓溫的清醒認知。
全詩通過王猛與桓溫「捫虱而談」的關鍵事件,高度凝練地展現了王猛的政治遠見——他洞察桓溫北伐非為復漢,因而放棄南投東晉,最終輔佐前秦苻堅成就霸業。詩中暗含對歷史人物動機的深刻審視,是一首以小見大的詠史佳作。
門外春風楊柳枝。去年折柳送郎時。車輪一去無消息,只有長條依舊垂。
陰風一簸蕩,宇內幾傾覆。日炙旱云坼,人間如沸鑊。精怪迸地出,善良恣屠戮。壓處千般鬼,莽養五蠱毒。相競劇吞噬,斯民日以蹙。川原漸焦枯,百姓何以谷。孰料忽陽舒,竟自烹兇族。星空沒欃槍,分野既清蕭。迅雷郊市靖,祥云被禹服。
八千里外始鄉關,乍聽鄉音慰客顏。幾夜夢依雙膝下,征衣頻拂念途艱。
百丈牽江夜未休,那知夢里過揚州。春風二月蕃厘觀,不為瓊花一少留。
一師禪林秀,老病荒山巔。如何清凈身,亦受諸患纏。憶昔江湖間,杖錫凌飛仙。龜峰得寶地,龍象朝諸天。秋風動江漢,殺氣吹戈鋋。避地復南來,筋力不及前。弟子四五人,散亂如浮煙。寓居山房幽,日晏猶高眠。松林晚色靜,澗水秋花妍。稍遠車馬喧,聊以怡高年。山深霧露集,地暖瘴癘偏。伏枕動經旬,閉門日蕭然。我本山澤人,賣藥當市廛。緬想方外游,未了區中緣。往者一相見,晤語俱忘筌。儒釋雖異流,交情難棄捐。愧無肘后方,令爾沈疴痊。昨朝枉芳札,示我白云篇。高論神農經,吐詞如涌泉。吾聞西來意,不以文字傳。是身本虛假,金石非貞堅。風雨有晦冥,太虛澹以玄。鶴鳴秋夜永,白月當窗懸。
茉莉堂前月華吐,飛蚊擾擾晴雷怒。深閨小玉焚椒蘭,繡幕穿簾柳花度。芙蓉夜臥銀燭滅,綠紗如煙罩香雪。潛身飛入羅扇風,耳畔營營宵不絕。瓊肌一咂雨夢回,玉腕斜批守宮血。屋外寒蟬自清素,夜夜長吟飲花露。
耿耿歲云莫,索索多悲風。孰云客窗靜,亦有床下蛩。起來獨盤桓,幸此良景逢。油然開我顏,清賞誰與同。濁醪有真趣,可惜兒女容。行吟會稽嶺,坐嘯蓬萊峰。冉冉群動息,月在山之東。
呼童且沽酒,沽酒休蹉跎。人生得意且行樂,昨日怨怒今笑歌。六鰲已斷鯨星霣,波濤累日將如何。與君飲酒悲天風,人生去住飛秋蓬。江圻突遷虎豹窟,古岸夕徙黿鼉宮。我無魚龍之鱗甲,又無雕鶚之羽翼,徒然世路為偪側。水忌瞿塘陸太行,首尾畏縮將安極。旗亭酒香酩酊時,下視溟渤如杯池。江神莫爭子羽璧,負龍蜿蜒何能為。
畫角聲從枕底鳴,愁霜怨月不堪聽。擁紬起坐何人伴,只有殘燈半暈青。
城上鐘聲度遠溪,扶桑破曙海云低。披衣欲起還敧枕,山下晨雞四面啼。山前村落亂高低,云意模糊遠近迷。萬疊峰巒如畫展,黃山正在小樓西。
白首山中病不禁,百年愚計謾成深。四千客路旁人笑,去位憂端各此心。何限詩留何限意,一囊書當一囊金。江門細路細如線,端為高軒廣尺尋。
黷貨無厭政賄成,幾年蔀屋不曾晴。擊奸霹靂從天降,燭物晶明揭日行。曩在烏臺已風采,特煩龍節更澄清。兒童走卒更相顧,夾道傳呼司馬名。化瑟新更擊巨貪,六條察吏首言贓。劃開云睹青天日,全藉風聞白簡霜。僉謂激揚須獬豸,如何放過此豺狼。諸生饑欲死難忍,惟有廣文饜稻粱。
天馬從西來,汗血何歷歷。天子顧之笑,置在黃金櫪。嗚呼神駿骨,草豆日蕭瑟。瘦骼突硉兀,銜轡掛在壁。白日涕至地,青云志拋擲。朝望竭石津,夕盻流沙磧。猶能肆橫行,倘君賜鞭策。
餐英人去已千年,留與先生泛酒船。昔日避讒今避世,黃花獨識兩翁賢。不緣斗米掛朝衣,自是知幾勇賦歸。莫把秋英等閒看,商山芝草首陽薇。
門巷歸來認故窠,揚塵海宇值清和。百年反覆風云會,尤類興衰歲序多。長愛豐標諼語默,正能澹蕩抵轗軻。不須勝事聊為樂,夜月縱談一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