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十首 其六
朝登魯陽關,狹路峭且深。
流澗萬馀丈,圍木數千尋。
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
凄風為我嘯,百籟坐自吟。
感物多思情,在險易常心。
劫來戒不虞,挺轡越飛岑。
王陽驅九折,周文走岑崟。
經阻貴勿遲,此理著來今。
朝登魯陽關,狹路峭且深。
流澗萬馀丈,圍木數千尋。
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
凄風為我嘯,百籟坐自吟。
感物多思情,在險易常心。
劫來戒不虞,挺轡越飛岑。
王陽驅九折,周文走岑崟。
經阻貴勿遲,此理著來今。
早晨登上魯陽關,狹窄的道路陡峭又幽深。山澗深達萬余丈,合圍的樹木數千尋。咆哮的老虎聲響震動了整座深山,鳴叫的鶴聲喧鬧于空寂的樹林。凄冷的風為我呼嘯,各種聲響自然地低吟。感觸外物生出許多情思,身處險境改變了平常的心志。災難來臨要防備意外,揚鞭策馬越過高聳的山峰。王陽曾驅車走過九折坂,周文王也曾奔逃于險峻的山嶺。經歷險阻貴在不遲疑,這個道理從古至今都顯著。
魯陽關:古關名,在今河南魯山縣西南。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聒:吵鬧,喧鬧。
坐:自然,空自。
劫:災難。
不虞:意外。
挺轡:揚鞭策馬。
飛岑:高聳的山峰。
王陽:西漢人,曾為益州刺史,行經九折坂時,因道路險絕而回車。
周文:指周文王。
岑崟:山勢高峻的樣子。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艱險場景和表達的應對困境的態度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人生挫折或旅途艱難時所作,反映了當時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生活充滿風險的狀況。
這首詩主旨是借登魯陽關的所見所感,闡述面對險阻應果斷應對的道理。其突出特點是環境描寫生動,營造出強烈的氛圍,用典增強了詩歌的內涵。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峨峨敬亭山,山色含蒼翠。兩水夾寒麓,雙橋倚空際。若人結幽居,挹此清淑氣。開軒納浮爽,游目豁氛翳。坐使靈臺明,涵養成利器。兩剖名郡符,屢受民社寄。每念居處崇,深念生民瘁。國爾竟忘家,故廬何由至。石田長莓苔,茅屋搴蘿薜。山靈問歸期,白首功名遂。
鹢彩浮游東復西,漫勞卿仆扁新題。江湖浩蕩心俱遠,河漢迢遙路不迷。兩岸芙蓉經五瀉,半篷煙雨出雙溪。何年澤國尋幽社,一枕清酣伴鷺鹥。
青山隨地托幽緣,況有登山具且便。臺石雪乾梅送臘,劍門煙暖草迎年。鐘聲見日憑觀海,玉屑凌風動拂泉。千古斷碑遺薦福,磨崖今擬為誰鐫。
曉來隨手抹新妝,半額娥眉宮樣黃。銖衣洗就薔薇露,觸處聞香不炷香。君不見同時素馨與茉莉,究竟帶些脂粉氣。又不見錢塘欲語嬌荷花,粗枝大葉忒鉛華。何如個樣隱君子,色香不俗真有味。根苗在處傲炎涼,敢與松柏爭雪霜。椒桂荑蕕君雜處,小窗相對無相忘。
長江險可逾,蜀道難可陟。誰言周道平,而多荊與棘。箜篌乃戈矛,卮酒為敵國。舉目睚眥間,骨肉甚仇隙。九夷不可居,俯仰隘八極。將欲凌風翔,恨無雙羽翼。
推窗見庭樹,萬葉各爭明。嶺表云仍晦,堤東水不清。豈期還舊色,強欲賞新晴。當戶振衣立,春禽徒好聲。出門一徙倚,三日雨初乾。霧郁林巒澹,春生浩蕩寒。凄花猶自泣,驚隼欲高盤。漫向蒼蒼問,回眸我室寬。雨霽路仍滑,顛危安可扶。寒深花態澹,林寂鳥聲孤。莫問春何在,相思意未蘇。芳韶隨手盡,不敢念長途。獨往江無際,相思在白蘋。波空寒剪暮,香亂雨零春。游子辛酸語,愁邊約略聞。漂流應亦好,風日恐成塵。
疋馬燕云夕照斜,江南春到有梅花。行人莫唱梁州曲,諸葛邊營屬漢家。
飛花片片柳絲絲,大好湖山應有詩。我來欲續秦淮詠,不見前朝丁繼之。
抱琴循水路轉,曳杖看山日斜。短屐躡殘莎草,小橋流出桃花。
山澤從來一氣通,山頭飛瀑瀉玲瓏。隨云已作千秋雨,映日還為五色虹。瑤澗金銀騰寶氣,碧霄珠玉濺高風。若為剪取冰千尺,一洗塵懷萬斛空。
當年誰共戴祥興,只道存孤計未能。一旅不支徒憤切,三軍何事畏馮淩。風翻巨舶衣冠盡,月照寒厓草木矜。土宇中原無限地,獨將瀕海造王陵。
若見月光明,照燭四天下。圓暉掛太虛,瑩凈能蕭灑。人道有虧盈,我見無衰謝。狀似摩尼珠,光明無晝夜。
東風披拂凍全消,漸覺煙光動柳條。病后未須拋藥裹,春來還喜整蘭橈。山中蘿薜原相約,湖上梅花早見招。自分逍遙謝塵鞅,但將詩酒過清朝。
旅次依荒驛,山空靜不聞。孤眠愁夜永,假寐逼宵分。木葉響如雨,陽臺散片云。亦曾傳綵筆,擬制宋生文。
陌上尋芳嘆已遲,海棠空剩夢邊枝。好花留作明年看,不負心頭一點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