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
將軍教射五千人,荊楚奇材總絕倫。秋出闌干當一隊,驍騰不逐貳師塵。
千騎橫穿鹵陣還,髦頭一夜落天山。軍中女子皆誅盡,士氣飛揚戰鼓間。
精兵扼虎五千多,后距何煩路伏波。龍勒秋來覘敵去,黃門騎吹雜鐃歌。
陰山風雪暮紛紛,獨出旌門望鹵群。天子深恩憐浞野,重將血汗灑邊云。
香貂寶馬獵天山,塞女酡酥捧未閒。長與丁零俱用事,漢臣無計贈刀環。
將軍教射五千人,荊楚奇材總絕倫。秋出闌干當一隊,驍騰不逐貳師塵。
千騎橫穿鹵陣還,髦頭一夜落天山。軍中女子皆誅盡,士氣飛揚戰鼓間。
精兵扼虎五千多,后距何煩路伏波。龍勒秋來覘敵去,黃門騎吹雜鐃歌。
陰山風雪暮紛紛,獨出旌門望鹵群。天子深恩憐浞野,重將血汗灑邊云。
香貂寶馬獵天山,塞女酡酥捧未閒。長與丁零俱用事,漢臣無計贈刀環。
將軍訓練著五千名士兵射箭,荊楚之地的杰出人才個個技藝超群。秋天他們列成整齊隊伍出征,驍勇奔騰不追逐貳師將軍的后塵。千名騎兵沖過敵陣凱旋而歸,敵人的首領一夜之間敗落于天山。軍中的敵方女眷都被誅滅,士氣在戰鼓聲中十分高昂。五千多精兵如扼制猛虎般勇猛,何須像路伏波那樣在后方設防。秋天到龍勒偵察敵情,黃門的騎吹與鐃歌交織。陰山傍晚風雪紛紛揚揚,獨自走出營門望著敵群。天子深恩眷顧著邊塞將士,將士們愿再次灑血汗于邊疆。有人穿著香貂皮、騎著寶馬在天山打獵,邊塞女子捧著美酒忙個不停。長期與丁零人打交道,漢朝大臣卻沒辦法讓出征之人歸鄉。
荊楚:指古代楚國之地,今湖北、湖南一帶,此處表示人才輩出之地。絕倫:超出同輩,無與倫比。
闌干:隊伍整齊排列的樣子。貳師:指貳師將軍李廣利,此處表示不盲目追隨前人的作戰風格。
鹵陣:指敵陣,“鹵”通“虜”。髦頭:指敵人的首領。
扼虎:形容士兵勇猛。路伏波:指東漢名將馬援,曾任伏波將軍。
龍勒:古地名。覘(chān):偵察。黃門騎吹:指宮廷中掌管乘輿的黃門令所屬的騎兵樂隊。鐃歌:軍中樂歌。
旌門:軍營的門。鹵群:指敵人群體。
浞野:漢將趙破奴曾為浞野侯,這里泛指邊塞將士。
酡酥:指酒。丁零: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名。刀環:“環”與“還”諧音,古人常以刀環表示歸鄉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創作于邊疆戰事頻繁時期。當時邊疆地區與少數民族時有沖突,朝廷派遣軍隊駐守和征戰。詩人目睹或聽聞了將士們的英勇事跡和邊塞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邊塞將士的英勇和愛國精神,展現了邊塞戰爭生活的多面性。其特點是風格豪邁,意象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邊塞詩的內容,生動展現了當時的邊塞風貌和將士情懷。
白鷺文鴛鑒里飛,
紅橋朱閣影參差。
疏林密雪皆堪賞,
不特尋芳避暑時。
牙帳森森畫戟紅,心源澹澹玉壺空。身如峴首羊太傅,意似鹿門龐德翁。
一貫精觕千慮到,兩忘真贗萬情融。觀公尚得今人愛,始覺東家道未窮。
漕河水入漢江流,逆浪吹鄰上比州。為送新篇歸峴首,亦知舊蔭滿沙頭。
每思吾道長城在,常喜斯民命脈留。圣宋卜年周十倍,須公同住八千秋。
莫嫌地窄林亭小,莫厭貧家活計微。
大有高門鎖寬宅,主人到老不曾歸。
誰能只手挽狂瀾,莽莽乾坤醉里看。
絳帳十年吾已老,青氈一領汝猶寒。
得供菽飽知非易,說到薪傳大是難。
千古幾人能述作,文章我愧尚推韓。
出云樓閣壓晴漪,兩岸青山又一時。
采石磯頭行客遠,日邊江上望蛾眉。
破浪樓船氣亦降,螺峰倚岸蹙成雙。
重重天塹連天闕,楚尾吳頭鎖一江。
客從淇水來,導我游朝歌。
廣陌聚高居,冠蓋彯綺羅。
良夕奏哀弦,繁聲驚素波。
師延亡千載,遺怨何其多。
黃鵠感其音,群飛以阿儺。
高樓離思女,長夜顰青蛾。
聞者無厭情,歌者益以和。
清琴有希音,吾心將如何。
龔黃李杜千秋在,三十年來結念深。
詩欲調高先養氣,官求民信早捫心。
夢魂憂此黃河水,憔悴勞于白首吟。
文教未行河未復,慚疏吏治愧儒林。
偶陪小隊謝池行,云澹風輕雨未成。
夢草詩情全老退,見花病眼尚分明。
即今樵笛村童和,當日金蓮院吏迎。
得向騷壇分半席,絕勝一品與三旌。
閑作山城吏隱居,
敬君真逸寓漁磯。
臺前巖畔清風在,
尚想煙波映芰衣。
凄風溢九霄,夜步陟西樵。
水落江尋丈,山空月寂寥。
秋氣兼寒暑,松聲散遠遙。
美人隔煙渚,相思不可招。
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三徑翛然足自娛,一畦秋色正清腴。
霜枝露葉花高下,瘦蝶寒螀夢有無。
籬落日斜還抱甕,池亭月上屢傾壺。
此間便是柴桑里,桐帽棕鞋稱老夫。
四十年同參,廿馀年相別。
不唱菩薩蠻,何暇說佛法。
驀劄相逢十二峰,我患生盲你患聾。
是圣是凡都莫問,且分苔石憩松風。
江云薄薄日斜暉,
江館蕭條獨掩扉。
梁燕不知人事改,
雨中猶作一雙飛。
嵯岈開線路,杖履莫辭難。
嵐氣千巖雨,山風六月寒。
石欹防客過,松古學龍蟠。
縱目遐荒外,方知天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