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庚午以百齡欽蒙存問余已卯復濫天恩恭紀 其三
四朝供事衷馀赤,兩載偷閒鬢已霜。
明主下存心膂舊,老臣追愧股肱良。
丕宣圣澤綏中土,坐暢神謨靖八方。
千羽兩階敷格遠,翹瞻舜日效賡飏。
四朝供事衷馀赤,兩載偷閒鬢已霜。
明主下存心膂舊,老臣追愧股肱良。
丕宣圣澤綏中土,坐暢神謨靖八方。
千羽兩階敷格遠,翹瞻舜日效賡飏。
歷經四朝侍奉君主,心中始終赤誠;偷閑兩年,鬢發已然如霜。賢明君主心存老臣,老臣回想,慚愧未能盡股肱之責。君主大力宣揚圣恩安撫中原,運籌帷幄使八方平定。就像古代舜帝以文德感化遠人,我翹首瞻仰圣明,愿以詩歌頌揚。
四朝:指歷經四個朝代或四位君主在位時期。
衷馀赤:心中還留存著赤誠。
偷閒:即偷閑,抽出空閑時間。
心膂舊:指君主心中記掛的舊臣。心膂,比喻親信得力之人。
股肱良:意為像大腿和胳膊一樣的良臣,輔佐君主的得力大臣。
丕宣:大力宣揚。
綏:安撫。
神謨:指帝王的謀略。
千羽兩階:出自《尚書·大禹謨》,舜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指以文德感化遠人。
敷格:指達到、感化。
舜日:比喻圣明的君主。
賡飏:意為酬唱、頌揚。
此詩創作于作者家中老人在庚午年因百歲受到朝廷存問,作者本人在己卯年又蒙皇恩之時。當時作者歷經四朝侍奉君主,后偷閑兩年,面對君主的恩寵,回想自己的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君主的感恩與忠誠,突出君主圣明統治下國家的安定。其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無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臣子對君主的情感以及封建王朝的君臣關系。
把酒高樓欲問公。何妨新綠替殘紅。歲歲春來春去了。人老。朱顏也自換衰翁。枕簟胡床安頓好。醉倒。臥看楊柳舞東風。西下夕陽東逝水。誰會。人間萬事太匆匆。
不惜千金一笑揮,危途驚定始傷悲。問安慈母翻成泣,乞米貧交不療饑。總謂魯連曾卻敵,謾傳李涉舊能詩。只從鄰曲多豪客,無怪荊吳滿戰旗。
書翰忘辛擬蓼蟲,酒酣隨意灑清風。脂鉛不識慚愚婦,剞劂無能愧拙工。孫廄飛黃來藻鑒,薛函結綠際豪雄。玄珠未必遺滄海,此日何堪象罔同。
筠籠采摘小童回,櫻豆堆盤雜筍梅。正爾客懷寥落甚,不妨頻覆掌中杯。
釋演空寂,道談清靜,儒宗百行周全。三枝既立,遞互闡良緣。尼父名揚至圣,如來證、大覺金仙。吾門祖,老君睿號,今古自相傳。玄玄。同一體,誰高誰下,誰后誰先。共扶持邦國,普化人天。渾似滄溟大海,分異派、流泛諸川。然如是,周游去處,終久盡歸源。
瑟瑟香塵瑟瑟泉,驚風驟雨起爐煙。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百幅輕明雪未融,薛家凡紙漫深紅。不應點染閑言語,留記將軍蓋世功。
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勞勞吏事日無馀,休說栽花與種魚。惟向忙中尋小趣,朗吟敲韻草爰書。
撚髭袖手耽閒久,歲晚俄聞輅騎催。翁喜為親負米去,守需監郡及瓜來。但令岸幘歌司馬,莫戀斑衣戲老萊。迂叟有康人所羨,佇看扶對殿中槐。
貪榮肯止。結綬彈冠王貢喜。稍借天風。便說今年運大通。華亭別酒。安得思如亭鶴壽。貴若從何。只恐來生折本多。
縞袂綃裳細剪裁,滿身香露夜徘徊。洛川流雪羅浮月,盡入唐昌觀里來。
空江渺渺暮煙霏,輕舸應知張掾歸。鴻雁恰來楓葉下,山翁未解換秋衣。
形棲枯槁元寂寞,跡寄榴皮特有馀。欲喚回仙談往事,直須癭相認天書。
就第開藩自古難,旌門累世況團圞。肯邀父老為鄰舍,更約交游說歲寒。千里春風棠蔽芾,一窗秋月竹平安。鄉人鄉飲推鄉貴,祗作平時樣子看。
海上仙風久識名。無緣跪履恨遲生。魚箋肯化五云軿。秋月樽酬春月滿,夢窗花度草窗馨。煙沽一曲賀椿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