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寺避雨
十里肩輿石磴深,禪房瀟灑亂峰陰。
巖花笑里饒佳色,山鳥倦馀懷好音。
下界風雷喧眾壑,上方鐘鼓出長林。
蒼生正有為霖望,慚愧西來冒雨心。
十里肩輿石磴深,禪房瀟灑亂峰陰。
巖花笑里饒佳色,山鳥倦馀懷好音。
下界風雷喧眾壑,上方鐘鼓出長林。
蒼生正有為霖望,慚愧西來冒雨心。
乘坐肩輿在十里長的石磴道上深入前行,禪房瀟灑地坐落于亂峰的陰影之中。巖間的花在笑中盡顯美妙色澤,山間的鳥疲倦后仍懷著悅耳的啼鳴。山下風雷在眾多溝壑中喧鬧,山上鐘鼓之聲從茂密樹林中傳出。天下百姓正盼望著甘霖,我慚愧自己冒雨西來只為避雨的私心。
肩輿:轎子。
石磴:石頭臺階。
瀟灑:形容禪房清幽自在。
饒:富有。
下界:指山下。
上方:指山上寺廟。
為霖:降雨,比喻濟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詩人可能在雨中趕路,來到竹林寺避雨。在社會環境方面,百姓或許正處于對甘霖的期盼中,詩人在寺廟中感受自然與寺廟氛圍,由此引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避雨時由景生情,既描繪了竹林寺周邊的清幽景色,又體現出對百姓的關切。其特點是景情交融,語言優美。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餐霜飲露林巒醉,黷武殘民將帥瘋。任是滿山秋色好,爭如浴血戰場紅。
嵐煙紫崔嵬,波月光滉瀁。星宿懸虛篷,云雨暗逸槳。震澤商氣深,雄風駕濤浪。白鷗與蒼雁,來往同簸蕩。吳潮海門闊,飛雪噴秋響。重重越山迎,汩汩溪流上。舟行歷旬日,佳景閱萬狀。孤征抱結思,所感重悽愴。安得同心人,詠歌共清賞。
潔爾犧牲,既角且骍。玉俎奉將,式表純精。祖宗斯享,毖祀以成。福祿來降,邦祚隆平。
七人諫省從遺直,九子仙峰暫卜居。
春歸鶯老禁無音,天為紅芳著意深。姝色自應傾一國,多情向惜費千金。如迎如舞緣風拆,不淡不深愁雨侵。宜與花王為輔佐,欲傳彩筆繼高吟。
風流昭代張宗子,寂寞當年丁令威。少日秾華真一夢,重來景物已全非。春明小結城南禊,秋晚仍旋漢上磯。公去更無生事好,閉門風雨獨思歸。
元臣詔處殿東廬,肅肅清宵拱帝居。風遞漏聲來禁闥,月移樹影上階除。感恩時拜金莖露,繕性閒披玉簡書。此日遭逢良不偶,創聞何啻百年馀。
今朝縱目玩芳菲,夾纈籠裙繡地衣。滿袖滿頭兼手把,教人識是看花歸。
拈筆詩成首首新,興來豪叫欲攀云。難醫最是狂吟病,我恰才痊又到君。
一葉扁舟激浪花,當時兒女亦驚嗟。歸來苦竹城池就,始覺忘家是保家。
乳燕交飛,曉鶯輕囀花深處。畫堂簾幕卷東風,晴雪飄香絮。猶記當時院宇。悄寒輕、梨花暮雨。繡衾同夢,鴛枕雙敧,綠窗低語。春已闌珊,落紅飄滿西園路。強拈針線解春愁,只是無情緒。無柰年華暗度。黛眉顰、柔腸萬縷。章臺人遠,芳草和煙,萋萋南浦。
滁陽承乏多閒暇,時入山中訪道安。何處披襟卻煩暑,清風亭上久盤還。
萬落千村血染丹,自家骨肉任相殘。都人爭賞霜楓罷,又捧新疆歌舞團。
亭亭北山松,宿藹蔭深碧。蒼根走虬龍,巨干蟠鐵石。平生棟梁具,不受霜雪厄。兔絲得所附,裊裊掛千尺。流脂入九地,千歲化琥珀。我欲掇其英,俯仰費搜擿。紅爐轉丹砂,石髓變金液。但恐茫昧間,圖驥不可索。意長時苦促,雙鬢日夜白。刀圭或可試,習習在兩腋。蓬萊三萬里,詎謂弱水隔。他時來山中,故老應不識。
赫赫皇祖,萬邦之君。功崇偃革,德盛興文。圣謨宏達,至教氤氳。子孫百世,祗薦苾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