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其二
故山荏苒失歸期,顏尚如丹鬢已絲。
憶昔師門傳拙賦,迄今客路懶工詩。
不傷遲暮無豪舉,卻喜聰明減舊時。
便把蝸廬題退隱,何時買得草堂基。
故山荏苒失歸期,顏尚如丹鬢已絲。
憶昔師門傳拙賦,迄今客路懶工詩。
不傷遲暮無豪舉,卻喜聰明減舊時。
便把蝸廬題退隱,何時買得草堂基。
故鄉漸漸遠去,我遲遲未能歸鄉,容顏還紅潤但兩鬢已斑白?;貞涍^去在師門學習創作拙樸的辭賦,到如今漂泊在外已懶得用心作詩。不傷感年老沒有豪邁之舉,反而欣喜如今不如往昔聰明。就把簡陋的小屋題作退隱之所,可什么時候才能買到建草堂的地基呢。
荏苒:形容時間漸漸過去。
顏尚如丹:容顏還像丹砂一樣紅潤。
鬢已絲:兩鬢已經斑白。
拙賦:作者自謙所作的賦。
工詩:擅長作詩。
遲暮:指晚年。
蝸廬:像蝸牛殼那樣狹小簡陋的屋子。
草堂基:建造草堂的地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漂泊客居狀態,年紀漸長,對仕途可能已感倦怠,產生歸隱想法,或許當時社會環境較為動蕩或不如意,促使其有此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隱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今昔對比展現心境變化。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漂泊中渴望安定的普遍心態。
南海曾經駐客驂,芳稱茉莉荔稱甘。如今畫里看花色,記得依稀似海南。
錦字魚箋挹淚裁,橘云無跡散瑤臺。塵霾白日麒麟角,霜老青桐鳳鳥哀。暮雨不成虛蝶夢,落花無賴笑鶯媒。如何折得瑯玕樹,長向蓬山頂上栽。
十二巫山鎖白云,巖如雁蕩列江濱。誰名雁蕩經行峽,定是經行峽里人。
茅庵將已就,取徑透柴門。漸剔污泥凈,平添怪石蹲。雪埋留虎跡,雨過長苔痕。讓竹微成曲,還驚古道存。
攜琴寄鶴,辭山別水,乘興隨云做客。囊中欲試紫金丹,待點化、鸞紅鳳碧。誰知到此,玉梯無路,天上難通消息。不如卻趁白云歸,免誤使、山英掃跡。
為客復悲秋,枯腸半已搜。路歧猶悵罔,河上類旋抽。命酒酤辭債,稱詩律戒偷。醉歌忘采菊,知是豫章不。
有錢可買滄浪景,無術能還夢幻身。一段江山寄愁絕,百年不見兩詩人。
年來莫訝到城稀,才別羅浮昨日歸。渡海呈山云出袖,當人說瀑冷侵衣。禮隨筋力容疏放,心似顛毛漸細微。良晤未知頻得否,秋風孤鶴又南飛。
他年鴻雁各分飛,風雨瀟瀟有所思。猶記讀書懷遠驛,夜深燈火對床時。
十畝芳園傍水涯,藥闌莎徑抱山斜。綠瓷小甕攜春酒,烏角高巾對玉花。漠漠暗香留月色,蕭蕭白發醉年華。如何甫里天隨宅,卻是西湖處士家。
丹霞蔽陽景,綠泉涌陰渚。水鸛巢層甍,山云潤柱礎。有弇興春節,愁霖貫秋序。燮燮涼葉奪,戾戾飔風舉。高談玩四時,索居慕儔侶。青苕日夜黃,芳蕤成宿楚。歲暮百慮交,無以慰延佇。
病足閉關謝客,誰帶飛云扣門。云是中離弟子,遙宗孺子云孫。
吳綾三尺黃癡畫,珍襲元從存一齋。五十七年慈母念,尋常一笑故人來。版留蘇氏情尤著,記屬昌黎手自裁。對客焚香還再拜,雕盤擎向影堂開。
偶捧除書下,言遵北海東。邯鄲失學步,書社訝論功。鴻羽哀中澤,萱花悴晚風。孝慈雙隕淚,歸路逐飄蓬。
千步垂楊柳,陰連喜水生。華深吹落絮,葉密坐流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