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四首
疏林倚寒沼,幽芳動歲杪。渡頭風雪多,啼鴉弄清曉。
可人期不來,天寒日復暮。徙倚下庭階,回風動芳樹。
何處鶴聲來,飛入寥天一。回飆動地起,江潭樹蕭瑟。
無限江南北,芳華勝跡留。即今人不見,明月滿江樓。
疏林倚寒沼,幽芳動歲杪。渡頭風雪多,啼鴉弄清曉。
可人期不來,天寒日復暮。徙倚下庭階,回風動芳樹。
何處鶴聲來,飛入寥天一。回飆動地起,江潭樹蕭瑟。
無限江南北,芳華勝跡留。即今人不見,明月滿江樓。
稀疏的樹林倚靠在寒冷的池塘邊,清幽的花草在年末搖動。渡口邊風雪交加,啼叫的烏鴉在清晨的微光中啼鳴。心中期待的人沒有來,天氣寒冷太陽又要落山。我在庭階前徘徊,回旋的風搖動著芬芳的樹木。不知從何處傳來鶴鳴聲,飛向了廣闊的天空。旋風突然動地而起,江潭邊的樹木一片蕭瑟。江南江北有無數美景,留下了美好的景致和遺跡。如今的人卻看不到了,只有明月灑滿江邊的樓閣。
疏林:稀疏的樹林。
寒沼:寒冷的池塘。
幽芳:清幽的花草。
歲杪:年末。
可人:指自己所鐘愛的人。
徙倚:徘徊。
回飆:旋風。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也形容景色凄涼。
芳華:美好的景致。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從詩中“歲杪”“天寒”等描述推測,可能創作于年末寒冷時節。詩人或許在等待友人,在自然環境的觸動下,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借自然之景傳達出復雜情感。在文學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寫景抒情能力。
三千里外梅花嶺,十八灘邊雁序心。一葉煙中親渡海,雙鳧堂上伴彈琴。官廉合浦珠仍返,鵬在南溟縣正臨。匹馬盡堪長問政,雙松應暫輟高吟。
人間日月易飛奔,浪水桃花自一村。怕有漁樵來往路,白云長積掩柴門。
駕返翔鸞日駕寒,難尋墨子未央丸。疏香無主蕉窗冷,欲讀遺編不忍看。
人人屬目快星凰,倚棹溪頭起漫郎。強仕慣聞紆郡紱,綴班希有擅文場。剩栽棠蔭兩江綠,重著藍袍再世光。人物西清自華選,未應琴鶴久松崗。欲造詩壇奪錦標,幾回躡足愧還休。君提妙律都先手,我漫家吟浪出頭。濟世自憐無絕力,叩閽剛道有嘉猷。先生若動出關興,便爾挑包逐去舟。
海晏河清罷虎符,閑觀翰墨足歡娛。內中獨召王淵畫,拓得黃筌《孔雀圖》。
雨后斜陽半,虹霓草面生。有山皆畫意,無水不琴聲。薄霧空猶濕,潛蛟影欲呈。曾聞老僧說,幽險似人情。
吏情如水跡如漚,拋卻仙鳧狎野鷗。金馬門高難寄傲,赤松家近好同游。留衣笑與山僧別,筑室容將野老謀。種得桃花成碩果,春風狼藉倩誰收。
我昔游京師,稽首禮瑞像。堂堂紫金身,示現大法藏。裝嚴七寶幾,重疊九霞帳。光如百千日,晃耀不容望。想初法王子,運力攝諸匠。瑰材發神秘,妙斲出智創。風流蜀居士,翰墨老彌壯。雷霆大地底,音樂諸天上。猶疑三十二,不具梵音相。不知一點真,正勝千語浪。嗚呼五因緣,語綺反成謗。我今獨何幸,相見問無恙。文殊本無二,何處覓真妄。庶修香火供,獲脫煩惱障。天龍想驚喜,訶衛日歸向。巳覺海潮音,人天會方丈。
一朵簪花擬素云,纖腰斜倚水湔裙。無調脂粉修眉黛,敢以天然直面君。
兩岸人家峙兩樓,中間一水過行舟。倚篷碎擘桃花片,亂擲江心試急流。
建都望淮海,樹闕表衡稽。井干風云出,柏梁星漢齊。皇王臨萬宇,惠化覃黔黎。吉士服仁義,宿昔秉華圭。庸賢起幽谷,欽言非象犀。端委康國步,偃息召邦攜。舉政方分策,易紀粲金泥。伊余沐嘉幸,由是別園畦。曾微涓露答,光景遂云西。方隨煉丹子,薄暮矯行迷。
柏檜森森蔭綠苔,清高廟貌出城隈。七篇仁義三遷始,百代淵源一貫來。皓皓尚馀秋日烈,巖巖虛道泰山頹。可憐此地空祠廟,誰識當年命世才。
幽居僻遠無人到,病起荒涼有客過。路逼鄰墻難系馬,山當晴候易捫蘿。津頭小市魚蝦少,海上頻年罟網多。小酌晚涼須半醉,共公攜手看星河。
江南一岳占青陽,多少神仙此地藏。聞說仙翁搗藥處,鳥聲依舊克丁當。
清溪誰與濯塵纓,水氣常昏海上城。北塞曉煙嘶戍馬,西風寒浪吸長鯨。旗翻紫電皇威遠,劍躍青虹閫令明。驕子莫詢周鼎重,郁蔥佳氣滿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