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亭
獨上乾坤一草亭,
振衣千仞入窮冥。
仰空長嘯真孤絕,
只有天垂四面青。
獨上乾坤一草亭,
振衣千仞入窮冥。
仰空長嘯真孤絕,
只有天垂四面青。
我獨自登上這仿佛與天地相連的草亭,在千仞高的地方抖衣整冠,仿佛要進入那無盡的高空。仰頭對著天空長嘯,真覺孤獨到了極點,四周只有那垂落的青色天空。
振衣:抖衣去塵,整衣。
千仞:形容極高。仞,古代長度單位,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窮冥:指極遠的高空。
孤絕:孤獨到極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人跡罕至、地勢高峻之處,或許是在仕途不順、內心孤獨時,借登高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孤獨之情和對高遠境界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寺古僧廬盡,泥深舊徑非。偶然逢宿衲,莞爾露禪機。宿火撥猶冷,殘燈挑尚微。炊煙處處起,日晏澹忘饑。
高光如有嗣,吳魏豈勝誅。可勝亡國恨,猶有愛山心。萬頃碧波看不盡,一拳孤岫望中明。千年黃鶴無消息,滿自空寒萬里秋。與誰天末分青髻,長向人間畫翠峨。真人自有龍蹻術,可笑長生事戰爭。欲作外臣誰是友,白云孤鶴在巖扉。昔乃荊棘荒,今為蕙蘭襲。康樂有情遙寄想,青溪句在十三峰。
花蒂今何在,亦是林下生。何當垂雙髻,團扇云間明。
涼露滴空巖,蒲團閣初醉。呼童更煮茶,月落僧未睡。
造化小兒顛倒顛,誰知堪恨是堪憐。狂風已破迷途夢,瑞雪今占大有年。柳絮積深蘆荻岸,梅花堆重老夫船。黨家安識羅浮味,坐擁羊羔醉玉筵。
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術,安坐獲泉布。
孤松挺穹壁,下臨萬里波。激湍嚙其根,驚飆撼其柯。紛紛穴赤蟻,裊裊纏青蘿。群攻未云已,生意當如何。嚴霜一夕墜,高標復嵯峨。君子固窮節,感慨成悲歌。
連雨昏濛隱月痕,月邊新蕊故應存。春風日夜來無限,欺得陶家半掩門。
寒不入阿房中,春不出輪臺東。輪臺豈無春,層冰?砢焉能通。策駑馬,上劍閣,懸度絙索貫復窮。發白帝,下峽江以風。目不得瞬,飛不得同。人生本末竟焉岐,積賤累榮各因之。南山有鳥易鳳皇,毛羽剝落便摧藏。行路難,君自傷。
新來居斗室,還自惜分陰。盡日唯探易,閒時不罷琴。檐昏鐘響度,窗皎月華侵。及此宜無事,猶含白雪吟。
幸免黃河險,復阻清淮流。南風十日發,不見北來舟。南船疾如馬,北船不得下。天道何時平,風便往來者。淹泊清淮浦,悵望丹水涯。狂風吹我舟,不得早還家。晨起望佳人,日入未遑息。白云蒼梧間,是我心所憶。雖有紈與綺,不如故時稀。雖有新相知,不如故所思。征夫念閨人,非為顏色好。游子戀故鄉,非關萬里道。黃鵠翔天風,千里不可乘。安得東南翮,送我至廣陵。廣陵非還家,行子暫棲泊。稍緩旅人愁,非貪估客樂。淮南多桂樹,何似故山北。廣陵好風月,何似故鄉陌。
東風乍轉柳條新,爾去重揚薊北塵。擊筑若逢屠狗者,酒中誰是和歌人。
南園棲隱處,竹戶對林巒。九月風霜起,孤齋日夜寒。蟲聲薄幽砌,雁影度空壇。松月遙相待,流霞且自餐。
早輟仙禽寄逸民,年來亦似厭家貧。時時東望長鳴處,應憶朱門舊主人。
一色江天淡入秋,亂峰三五出云頭。古松蒼郁新松翠,近水喧騰遠水悠。籬下菊,酒邊鷗,心期莫問幾時休。無邊氣象爭供眼,認得清風是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