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鼎需禪人
面門豎亞摩醯眼,肘后斜懸奪命符。
瞎卻眼,解卻符,趙州東壁掛葫蘆。
面門豎亞摩醯眼,肘后斜懸奪命符。
瞎卻眼,解卻符,趙州東壁掛葫蘆。
臉上豎著如同摩醯首羅天的眼睛般洞察一切,肘后斜掛著能奪命的符箓。弄瞎這洞察之眼,解下這奪命符箓,就如同趙州和尚把葫蘆掛在東墻上一樣自在。
豎亞:豎著。
摩醯眼:摩醯首羅天是佛教神話中的天神,這里的摩醯眼表示具有超凡的洞察能力。
奪命符:象征著某種具有強大力量、能決定生死的事物。
趙州:指唐代趙州從諗禪師,他有‘東壁掛葫蘆’的禪門公案,代表一種自然、隨性的禪境。
此詩是禪詩,禪詩創作多在禪宗發展時期,禪師們為了向弟子傳達禪理、啟發悟性而作。詩中提及趙州和尚公案,推測是作者借公案教導鼎需禪人,讓其領悟擺脫執著、回歸自然的禪法。
這首詩主旨是傳達禪宗擺脫束縛、回歸自然的思想。其特點是以形象意象和公案傳達禪理,在禪詩文學中體現了禪宗簡潔明快、直指人心的表達風格,對研究禪宗思想和禪詩文化有一定價值。
誰為東君掌青律,故將春日連人日。春日雨絲暖融融,人日雪花寒慄慄。雨雪寒暖苦不同,可比交情去就中。仲咸擁爐發歌詠,古風激破澆漓風。人情離合古來有,召公初亦疑周公。汾陽臨淮本讎隙,一旦分兵若親戚。四公翻覆人不譏,各各操心為邦國。此外诪張多為己,反掌背面如千里。張耳陳馀不忍言,魏其武安何足齒。我愛中庸君子心,心與人交淡如水。別有人間勢利徒,一去一就隨榮枯。西漢董賢方佞倖,孔光迎拜卑如奴。是時楊雄在東觀,投閣欲死無人扶。有唐力士夫人死,朝士執喪如喪妣。是時李白放江邊,憔悴無人供酒錢。小人之性何所似,真如蜂蝶并螻蟻。尋春逐臭茍朝昏,豈顧松篁與蘭茝。重君誓心一何極,澗底松兮陵上柏。澗松陵柏有朽時,我約君心無改易。
乘龍人歸去,誰復到吾門。薄暮多風雨,知子宿前村。
九十韶光半已孤,攬衣推枕自支吾。詩名不傍新詩長,酒病全須濁酒扶。漫笑吳兒書咄咄,虛勞趙女和烏烏。蒸酥細薤香粳飯,為問先生得也無。
盧生吮筆寫三香,海上仙人欲取將。宮闕凝酥春雪霽,好留屏曲寫孤芳。
山前古木不知年,婆娑黛色上參天。霜柯反足斗龍虎,偃蓋倒影鳴蜩蟬。綠葉參差有生意,中間孔穴萃蟲蟻。上枝杳杳橫蒼云,下根落落穿厚地。樹傍古廟祀土神,人來酹酒澆樹根。但愿神靈長血食,樹木與人終古存。村中老人長孫子,自言此樹多年紀。憶作兒童上樹時,今見根柯已如此。曾經喪亂見太平,幾遇斧斤還不死。山僧愛此來誅茅,盤郁蒼翠當檐拗。待余六月攜床至,臥聽南風鳴海濤。
生而好古,老未知生,詩書誤了平生。自有生來,操持不善謀生。虛生五十七載,嘆今生、只作先生。養生主,尚閒無半日,寄嘅浮生。竊信前生是蠹,任群生擾擾,笑我狂生。生子生孫,猶堪不負吾生。明知此生休矣,愿他生、不作儒生。得生趣,正不識、修到幾生。
絳節擁紅云,鳳吹隨鸞扇。游歷萬華宮,轉宴諸仙殿。金母愿接歡,玉真求識面。為我問時人,誰曾是媒援。高蹈步天衢,真游不知倦。又遇西王母,屢會瑤池宴。前后三千年,蟠桃開一遍。為我問群仙,幾見春風面。
老去劉郎鬢未華,枕中鴻寶鼎中砂。仙源十里蒸霞色,半是桃花半杏花。
灌陽翳頹城,清湍夾荒廛。居民數十家,煙火何蕭然。停驂問民俗,共言苦輸邊。捶撲無完膚,逋租動累千。憶昔吾遠祖,所至人共憐。曾來守是邦,煩苛隨時蠲。既除威茂運,且息官貸錢。惠愛民不忘,姓字人能傳。茲來訪遺跡,荏苒三百年。仰探撫字心,皓雪凝山顛。
白鳥飛飛綠柳長,雨收秋水滿橫塘。敗荷折柄馀殘翠,老藕著花留晚香。
秋風湖上鱖魚肥,明月扁舟興欲飛。蕙帶從來渾未改,江猿應識主人歸。
少年日日醉書城,猶恐虛浮浪此生。發憤時長忘枕食,兼收每失辨粗精。史篇遍讀銷英氣,論語認真傷逸情。自識大言多悖實,不求甚解學淵明。
寂寞空山下,凄涼野水濱。易名嗟有日,掛劍愧無人。月冥猿啼夜,天寒草未春。素車來較晚,灑淚忽盈巾。
何處秋墳哭鬼雄,盡收關洛付新烽。凱歌凄咽鼓鼙中。誰料枉經千劫后,翻憐及見九州同。夕陽還似靖康紅。
遠山積翠白云多,揚子幽居隱薜蘿。一徑松陰春寂寂,朝來載酒幾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