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月窗兄惜別四首
分付浮生一字休,欲休不得是離愁。如今祇怕歸無準,心在丹山最上頭。
幾載詩盟兩見心,自從別后可曾尋。夜來夢見匆匆散,杜宇西窗月未沈。
記得溪山兩袂分,一溪流水落花春。青驄馬上休回首,只見云山不見人。
為儂傳語竹窗兄,逢著行人也寄聲。聚散在天終有定,歲寒三友見交情。
分付浮生一字休,欲休不得是離愁。如今祇怕歸無準,心在丹山最上頭。
幾載詩盟兩見心,自從別后可曾尋。夜來夢見匆匆散,杜宇西窗月未沈。
記得溪山兩袂分,一溪流水落花春。青驄馬上休回首,只見云山不見人。
為儂傳語竹窗兄,逢著行人也寄聲。聚散在天終有定,歲寒三友見交情。
把人生交付出去,告訴自己一切罷了,但想罷手卻止不住離愁。如今只害怕歸期不定,心早已飛到丹山的最高處。多年來詩友結盟彼此交心,自分別后可曾再去尋找這份情誼。昨夜夢里匆匆聚散,杜宇啼鳴時西窗月還未沉。記得在溪邊山巒分別,一溪流水伴著落花的暮春。騎著青驄馬不要回頭,只看到云山卻不見人。替我傳話給竹窗兄,碰到行人也替我問候。聚散由天注定,寒冬中松竹梅三友更見交情。
分付:交付。
祇怕:只怕。
丹山:可能是特定地名。
詩盟:詩人間結成的同盟。
杜宇:杜鵑鳥。
袂:衣袖,兩袂分指分別。
青驄馬:毛色青白相雜的馬。
歲寒三友:松、竹、梅,比喻忠貞的友誼。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與友人分別后所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友人聚散無常的時期,詩人因離別而心生感慨,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友情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圍繞惜別之情,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多種意象和手法表達離愁。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友情的執(zhí)著。
張子知名久,南康舊法曹。匡廬憶蒼翠,彭蠡夢波濤。白鶴歸何早,芝華采未勞。劍光如彩玉,相贈及秋高。
極目危岑杳靄間,誰將層棟壓巑岏。瘦筇上上莫辭遠,絕境行行得細觀。眢井尚馀茅绖處,考槃無復碩人寬。倦來拂石支拳睡,萬壑吟風午夢闌。陳跡真成俯仰間,回頭猶認碧巑岏。更煩地主殷勤意,得盡云山表里觀。景晏共愁歸路遠,年侵獨負酒杯寬。明朝覓句酬珠玉,剩喜詩情卻未闌。
山中十日苦風雪,霧雨作寒才放晴。千澗水從松杪落,半空云逐馬頭行。居人向暖分茶樹,啼鳥知春喚客名。不惜看花兼問酒,東風歸路布袍輕。
齋前壘石臺,臺有八卦象。山中點易時,如坐茲臺上。
嶺海千年勝,重逢郭細侯。狂瀾回砥柱,王氣結中流。海浴雙珠出,波涵半璧浮。甘棠他日詠,文彩遍南州。
金門執(zhí)戟已蹉跎,頻自歸心夢綠蘿。五斗欲謀良夜醉,雙鳧遙向帝城過。芳洲鸚鵡誰題賦,楚客衣裳舊制荷。想到庾樓還騁望,五云宮闕故人多。
八里莊兒一堡中,銀镮小杏墜腮紅。妝成自不撩人看,起莝黃芻喂鐵驄。
白面青巾拉馬隨,數程情義自相依。而翁高士髻年契,不受人間爵祿縻。
少年場上立黃昏,一片歸心不可言。月到今宵微有魄,人從何處正消魂。桃花騎出胡名馬,竹葉攜來魯上尊。只隔一重燈影里,布衣那敢扣朱門。
十年風雨幾凄其,剩得秋添兩鬢絲。青草未捐南去淚,白云頻訂北歸期。山高落日行人小,水盡長天過客遲。回首自知庭蘚合,亂蟬衰木為誰思。
草色沾衣。欲倩落花同照。水云空,人意渺。愿流遲。流遲縱不天涯遠。也隨輕浪轉。最無聊,還細算。來年期。
吳王出游觀震湖。龍威丈人名隱居。北上包山入靈墟。乃造洞庭竊禹書。天帝大文不可舒。此文長傳六百初。今強取出喪國廬。
經旬銅片一開奩,靜處窺形敢自嫌。任運去留今面目,因人顰笑舊須髯。山風浩浩云歸岫,天宇澄澄月到簾。獨往獨來還獨語,我生何幸老窮檐。
雄豪兩妙秀而文,不獨吾云人亦云。賀監(jiān)早知仙李白,薛宣那得吏朱云。秋風汴水傷今別,明月邠郊與子分。瘦李髯雷隔存歿,只愁詩壘不能軍。
旋嵐無有數,破屋不成間。于此日復日,自然閑又閑。幽禽穿亂竹,冷月伴空山。老我唯高枕,何人為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