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同父兄七十二首
光風顏色雪髯鮮,已到人閒稀有年。心好共稱生下佛,身閑自謂飲中仙。安貧真味齊眉饋,養善良方高枕眠。更看鐙宵兒迎婦,一家春與月團圓。吾家兄弟篤天倫,晚景怡怡僅兩人。門戶相依杏陰舊,藩籬不隔棣華春。難逢燕夜如今日,回愧鱗年以次身。造物倘容頑健在,愿為老櫟伴莊椿。
光風顏色雪髯鮮,已到人閒稀有年。心好共稱生下佛,身閑自謂飲中仙。安貧真味齊眉饋,養善良方高枕眠。更看鐙宵兒迎婦,一家春與月團圓。吾家兄弟篤天倫,晚景怡怡僅兩人。門戶相依杏陰舊,藩籬不隔棣華春。難逢燕夜如今日,回愧鱗年以次身。造物倘容頑健在,愿為老櫟伴莊椿。
一行尋師觸處游,到天臺后始應休。
因知算法通天地,溪水尋常盡逆流。
(見《四庫珍本初集》本《天臺集》卷下。)
(按:詩末原跋云:“一行窮大衍算法,求訪師資不遠千里。嘗至天臺國清寺,見一院古松,門有流水。一行立于門屏,聞僧于庭前布算之聲,謂其徒曰:『今日當有弟子自遠來,求吾算法,已合在門,豈無人導達耶?』即除一算,謂)
(曰:『門前水合卻西去,弟子當至。』一行聞其言而入,稽首請法,授其術,而門外舊東流水,忽改而西流矣。”《冊府元龜》卷八六九《總錄部·明算》所記,與上文大致相同。)
君不見,澄清麗水出黃金,逐浪隨波永被沈。
有幸得逢良鑒者,披砂細揀暫知音。
因此遂蒙皇上寵,直入瓊樓寶篋中。
一練(一作“煉”)一明光照耀,一回掌上一回欽。
以此塵沙含妙寶,故喻眾生覺照心。
眾生無此濃三有,元來流浪被境侵。
對塵恰似真如慧,離境元無照體心。
迷即一真名二體,只為群生不照心。
若能對境常真照,隨塵離境一般心。
如來今日除分別,意遣眾生妄習心。
但除妄習存終始,真照何妄不真心。
(見《宗鏡錄》卷八五。)
五色真龍上漢時,愿把霓旌引煙策。
星漢縱復斜,
風霜凄已切。
薄陳君不御,
誰知思欲絕。
(前缺)病隨支遁偶行行,正見榴花獨滿庭。
瘦竹成林人不看,卻應羞得強青青。
(見同書卷九十三。)
手持黃鶴來,
腳踏金牛背。
塵世無人知,
白云久相待。
普光初學道,無邊世界動。
回天復轉地,并入一毛孔。
(見《宗鏡錄》卷一○○。)
昔有奴賊,居此川內。
(稽胡呼奴為庫利。見同書卷三五)
(按:《太平寰宇記》為樂史于宋初所著書。其所引二諺,應為唐五代時之作。)
折檻意何如?平安信不虛。
近來焚諫草,深去覓山居。
志定榮枯外,身全寵辱余。
分明知在處,難寄亂離書。
(同前。)
(按:《全唐詩》卷八三八收此詩缺九字,今重錄。)
白發不由己。
黃金留待誰?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
帷寒以葉帶,鏡轉菱花光。
會是無人覺,何用早紅妝。
(同前。見王士倫《浙江出土銅鏡選集》序引。)
華夏吟哦遠,人聲自抑揚。
沖虛歸道德,曲折合宮商。
殿閣沉檀散,樓臺月露涼。
至誠何以祝,多稼永豐穰。
(同前卷四十。)
誰悟靈丹出世塵,三花合會與龍親。
君看前后煉丹者,誤煞千人與萬人。
(以上皆見《正統道藏》珠字號《元陽子金液集》。)
既全國色與天香,
底用家人紫共黃。
卻喜騷人稱第一,
至今喚作百花王。
(《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卷九。)
資中多秀異,自古出賢良。
川岳炳靈氣,煙霞舒瑞光。
家家習詩禮,處處聞絲簧。
(見《輿地紀勝》卷一五七《資州》。)
(按:此詩原題“唐毛熙圣”作,疑即蜀詞人毛熙震之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