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盡其妙,戲為之贈
名儒待詔滿公車。
才子為郎典石渠。
蓮花法藏心懸悟,
故舊相望在三事,
愿君莫厭承明廬。
名儒待詔滿公車。
才子為郎典石渠。
蓮花法藏心懸悟,
故舊相望在三事,
愿君莫厭承明廬。
有名的儒士等待皇帝詔命,擠滿了公車。才子擔任郎官掌管石渠閣。對蓮花法藏之理心中能透徹領悟。舊日故交都在三公之位,希望你不要厭煩在承明廬任職。
待詔:等待皇帝詔命。公車:漢代官署名,臣民上書和被征召,都由公車接待。
為郎:擔任郎官。典:掌管。石渠:即石渠閣,漢代宮中藏書之處。
蓮花法藏:指佛教經典。懸悟:透徹領悟。
三事:指三公之位。
承明廬:在未央宮中,為朝臣值宿所居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是朝廷文化氛圍濃厚,儒士、才子聚集,詩人看到苑舍人精通梵字梵音,在朝廷任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苑舍人的才華,并勸其安心任職。特點是將對友人的贊美與勸勉結合,用典體現文化氣息。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反映當時文人交往和朝廷文化生態。
黃蜂紫蝶日紛紛,蹊上清芬隔水聞。
朱臉和風初帶酒,芳姿含雨乍行云。
文君壚畔飄紅袖,宋玉墻頭露絳裙。
莫道元都詩句好,幾回遷客嘆離群。
斯文天意屬吾曹,技癢何由一快搔。
莫撫斷弦思鳳髓,如公便可將風騷。
高標聊復寄塵凡,此意難從俗子談。
爛醉狂吟公勿怪,公猶如此我何堪。
陰陰萬綠隱吾家,地僻懷幽靜不嘩。滿座春風追北海,一簾秋水讀「南華」。
塵心滌盡琴同撫,舊釀藏多酒不賒。更愛談禪揮玉麈,何須顧曲聽箏琶。
勝景都收付錦囊,卜居漫羨白云鄉。花教環屋三弓辟,書可傳家萬卷藏。
在手酒杯堪遁世,隨身竽木偶逢場。年來學得嵇生懶,盡日園林日徜徉。
系馬官道旁,
沽酒石橋北。
不敢再淹留,
為君壯行色。
和月梅花共一寒,兜牟未必盡粗官。
醉來抱膝吟梁父,睡起搔頭著說難。
富貴冰山何用倚,功名盤石自須鉆。
朔風衰草腥狐兔,獵火歸鞭夾市看。
東風一夜轉西南,
分外羈愁分外寒。
秋里酒腸渾不放,
一杯全似十杯寬。
頭白逢茲歲,家貧少定居。
我行非得已,天意竟何如。
曉日空囊外,秋風臥病余。
不堪回眺處,煙水滿寒墟。
推去偏來近又離,
摘花擒蝶戲難支。
無端誤觸歡娘惱,
翻得溫存爾許時。
畫樓殘點和簫咽。鏡中愁見人如月。
雙陸賭金環。別時相贈難。
舊紅寬臂縷。妝罷長無語。
明日斗花風。為誰梳洗濃。
主人元習靜,酬對了清言。門恭俗塵遠,琴書世業存。松風寒泛酒,江練澹浮軒。不是求羊輩,誰過蔣詡園?
明月美清夜,金波拂棹流。風霜纏急管,天地肅高秋。向若醉還語,飛仙挾共游。玉繩低可綴,倩汝暫維舟。
達得人空法空,未稱祖師家風。
體得全用全照,亦非衲僧要妙。
直須打破牢關,識取向上一竅。
不管開阡與稅廛,自鋤瓜芋小溪邊。
向來一鶚謾薦禰,它日只雞誰誄玄。
埋骨要鄰高士冢,買山莫費故人錢。
舍旁苔井尤宜茗,何必人間第一泉。
化鶴重來見此身,
當年華表已成塵。
神仙本是人間夢,
何處桃源可問津。
聽得話家常,篤定吾冤能雪。爭向光明奔赴,嘆今生難得。
歡迎鼓舞待如何,有路效忠赤。掃盡前途障礙,看同趨積極。
睡眼朦朧試浴身,
芳華竟體欲生春。
憐君遙噀香溪水,
蘭氣梅魂暗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