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三月十八日歐南野司成設會于雞鳴山憑虛閣予以風阻而返依限韻追和
想到憑虛思入微,況同嘉客倚晴暉。
風塵阻隔非緣薄,咫尺仙凡是愿違。
江水無情終日逝,冥鴻得意背人飛。
故園春草年年綠,惆悵王孫歸不歸。
想到憑虛思入微,況同嘉客倚晴暉。
風塵阻隔非緣薄,咫尺仙凡是愿違。
江水無情終日逝,冥鴻得意背人飛。
故園春草年年綠,惆悵王孫歸不歸。
想象著登上憑虛閣思緒進入幽微之境,何況是與佳客一同倚靠在晴朗的日光中。被風塵阻隔并非是緣分淺薄,近在咫尺卻不能前往真是事與愿違。江水無情地整日流淌逝去,高飛的鴻雁得意地背人而飛。故鄉的春草年年都綠意盎然,讓人惆悵那游子到底歸不歸啊。
憑虛:憑虛閣,詩中集會之地。
嘉客:佳客,指一同參加集會的人。
晴暉:晴朗的日光。
冥鴻:高飛的鴻雁。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后泛指游子。
此詩創作于甲午年三月十八日,當時歐南野司成在雞鳴山憑虛閣設會,詩人因風阻未能參加,于是依照集會規定的韻腳追和此詩。當時的社會環境可能處于文人雅士常舉行集會交流的氛圍,詩人未能參加集會,心中有所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未能參加集會展開,抒發了多種復雜情感。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象豐富,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創作風格和情感世界。
別吾舊治巳三年,黎庶應須勝卻前。樵牧綠林無暴客,弦歌黌舍有英賢。金鰲閣上元宵宴,橫浦橋頭端午船。聞道今秋更豐稔,未知斗米可三錢。
徐生入海不復還,人傳已在三神山。山頭宮殿千萬間,青玉琢戶黃金镮。銀城射日日色斑,望之可見不可攀。不可攀,那可度。誰人海上遇安期,貌得山光入生素。雕瓊作樹瑤作華,白璧樓中張采霞。靈芝五色蒲九節,青鳥窗前墮紅雪。蟠桃結實三千秋,大仙小仙來宴游。或駕蒼麟,或驂赤虬。或乘白鹿,或服青牛。采丹葩兮綠萼,雜瑤草兮為羞。揚清歌兮云駐,玉麈揮兮風流。揚歌兮揮麈,吹簫兮擊鼓。彈湘弦兮執鷺羽,青鳳吟兮白鸞舞。吾不知其為誰,或童顏而貌古。東華真人須滿腮,吐吞日月餐風雷。天漿一滴可以祛塵胎,何況日飲三萬杯。黃芽夜半珠累累,瑤光直上沖三臺。青頭童子時往來。我欲因之問王母,瑤池之會豈可復得哉。吾間東方朔、李謫仙,年來亦在瀛洲邊。二君于我有舊故,公其為我相周旋。不知奇辯猶能雄,斗酒一吟今幾篇。東華真人笑不語,但見花梢露如雨。桃源舊事言未終,回首洪波幾桑土。
黃金猶記盛時妝,桂雨飄殘滿隴霜。感激故人情不改,獻完最后一絲香。
青帝已教春不老,素娥何惜月長圓。
天上鳳皇休寄夢,人間鸚鵡舊堪悲。平生心緒無人識,一只金梭萬丈絲。
翩翩仙吏擅玄暉,太守除書自太微。清夜韓江傳鱷徙,秋風蜀道見鳧飛。辟萊千里須持斧,挾纊三軍賴解衣。應遠家猷君努力,肯遺宵旰戀慈闈。
赤壁鏖兵事渺茫,難憑野史賦興亡。眼前一片春江水,誰信當年是戰場。山石赭,岸花香。人間底事惜周郎。可憐嘔盡英雄血,不為蒼生為帝王。
女姑聽。女姑聽。學取麻姑至凈清。依他妙善行。莫惺惺。莫惺惺。外做憨癡內自靈。功成赴玉京。
魯邦司寇陳義高,三閭大夫心徒勞。相逢一笑無言說,去宿蘆花又明月。
綠回芳草春長在,夢與浮云一段空。休向玉泉悲故國,咸陽無處問秦宮。
本是仙家畜,今歸冊府藏。冰紈呈寶箓,星毳散瑤光。晴樹紛供翠,秋芝細吐芳。上林無羽獵,群友任徜徉。
百尺峰頭草樹齊,肩輿遙上白云梯。一林秋景山如畫,滿地藤花徑欲迷。風引磬聲知寺近,霧連巖石覺天低。清游自有無邊趣,拄笏松陰聽鳥啼。
春透江梅向暖枝,清香已許凍蜂知。遙思東閣無馀事,排遣東風正費詩。
尊前可忘世,綸竿聊伴身。樂然溪水上,魚鳥與相親。
江南江北路迢迢,馬上朱顏漸覺凋。今日故鄉初入眼,叢山關下巧溪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