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何劭詩三首 其一
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纓緌為徽纆,文憲焉可逾。
恬曠苦不足,煩促每有馀。
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穆如灑清風,煥若春華敷。
自昔同寮寀,于今比園廬。
衰疾近辱殆,庶幾并懸輿。
散發重陰下,抱杖臨清渠。
屬耳聽鶯鳴,流目玩鯈魚。
從容養馀日,取樂于桑榆。
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纓緌為徽纆,文憲焉可逾。
恬曠苦不足,煩促每有馀。
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穆如灑清風,煥若春華敷。
自昔同寮寀,于今比園廬。
衰疾近辱殆,庶幾并懸輿。
散發重陰下,抱杖臨清渠。
屬耳聽鶯鳴,流目玩鯈魚。
從容養馀日,取樂于桑榆。
為官之道多么局促,困窘地自我束縛。帽帶就像繩索,法令怎可逾越。恬靜曠達實在欠缺,煩躁忙亂卻常有多余。好友贈我新詩,向我展示游樂之事。詩如清風拂面,又如春花綻放。從前一同為官,如今住處相近。我年老多病幾近危殆,希望能辭官歸隱。在濃蔭下披散頭發,拄著拐杖面對清渠。側耳傾聽鶯啼,放眼觀賞游魚。從容地安度余生,在晚年尋得快樂。
吏道:為官之道。迫:局促。
窘然:困窘的樣子。坐:自。
纓緌(ruí):帽帶,代指官職。徽纆(mò):繩索。
文憲:法令。
恬曠:恬靜曠達。
煩促:煩躁忙亂。
貽:贈送。
穆如:和美的樣子。
煥若:鮮明的樣子。敷:開放。
寮寀(cǎi):同僚。
園廬:住宅。
辱殆:接近危險。
懸輿:辭官。
散發:披散頭發,指不受拘束。
屬耳:側耳。
鯈(tiáo)魚:白條魚。
桑榆:指晚年。
此詩創作于詩人晚年為官之時。當時官場規則嚴苛,詩人年老多病,對官場生活感到疲憊厭倦。好友何劭贈詩談及游樂之事,引發詩人共鳴,于是寫下此詩表達自己渴望歸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官場的不滿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它以質樸的語言、鮮明的對比展現情感,在當時反映了部分文人對官場的態度,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抱瘵便秋晚,無言祗自知。
是身多落寞,半世足飄離。
靜閱王維畫,閑圍李遠棋。
慨然嘆時命,轉覺命堪疑。
自愁還自樂,于道得吾真。花以瓶為圃,人將飽作春。詩書惟務舊,老大豈知新。明日還如此,太平先此身。
避地悠悠處處居,何妨涕淚作歡娛。碾茶勢軟春心靜,搗藥香多病意除。
夢寐未嘗忘仗衛,兒童猶不戀江湖。心期歸計嵩箕近,只恐風塵尚畏途。
火發城頭魚水里,救火竭池魚失水。
乖龍藏在牛領中,雷擊龍來牛枉死。
人道蓍神龜骨靈,試卜魚牛那至此。
六十四卦七十鉆,畢竟不能知所以。
小穗侵波曲罥鉤,
危根拿石細分流。
羊裘墊臥收緡晚,
爭唼落英看白鷗。
筆似生姜臼,林翁亦異人。
搜奇譚鳥爪,展紙潤龍鱗。
專講開幾社,收身作耋民。
他時歐九史,獨行擬寧倫。
六十詩翁愛幅巾,清江濯盡洛陽塵。
若無野客來同巷,合有山僧去作鄰。
醉臥不知云到枕,吟行唯許鶴隨身。
眼看富貴真如夢,說到窮通定笑人。
香閣妝成約伴來。
斜穿鞠域映樓臺。
紅巾吹向紅幫亂,波影輕搖鬢影開。
猛被檀奴覷,潛匿花陰去不回。
信步踏秋色,疏鐘時一聞。
風清涼似水,山遠淡于云。
忽叩紫霄觀,不逢華蓋君。
蒼蒼歸路杳,松竹帶斜曛。
泥蟠蟄臥久潛蹤,
一旦青云得路通。
利物濟人功已了,
卻遺凡骨返仙宮。
黃金華發兩飄蕭,
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紅簾底月,
四廂花影怒于潮。
汛掃柴門出候君,春泥野草綠紛紛。寧知夜半山陰雪,翻作江東日暮云。
春日尋芳偶未回,不知江上故人來。歸來驚見留題處,踏破林陰一片苔。
磴道歷危盤,層煙鎖蒼叆。
靈隱與天竺,高峰此焉在。
候曉策籃輿,捫蘿躡魁磊。
行者如沙蟲,蹩躠相負戴。
勞苦出盤飧,牽曳佐欸乃。
累級時一息,將輟氣愈倍。
杯勺指江湖,微茫望云海。
煙火隔氛埃,平沙滅浮彩。
曠覽覺神怡,流光悵容改。
塵網戒徒勞,河清恐難待。
梧陰已過墻,推枕別羲皇。
樹腳留殘雨,山眉媚夕陽。
私蛙登草閣,幺鳳宿花房。
野色蒼茫至,迎風聞暗香。
石頭東畔鳳城隈,草色年年周處臺。欲下江山鄒湛淚,況緣尊酒謝公開。
秋聲是處疑橫笛,明月窺人數引杯。千載登臨只如此,古人不見又重來。
青絲雙挈楚州紅,走馬傳邀過竹東。搖落園林多受日,斷行鴻雁故排風。
傷心故國高樓夜,對語寒花蔓草中。莫唱隔江商女曲,暮煙何處六朝宮。
鈴索沉沉處,幽齋小睡宜。
松高知宅舊,樹老得春遲。
屏曲書圍坐,花香夢入詩。
捲簾新月好,皎皎在東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