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連環(huán)三首 其三
江流日夜。問六朝人物,爾何為者。三百年、龍戰(zhàn)元黃,但歌舞荒淫,風流儒雅。醉夢興忘,又節(jié)次、欺人孤寡。放千尋鐵鎖,一片降帆,妝點圖畫。
幾處殺人盈野,算偏安才過,幾王幾霸。說天塹、虎踞龍蟠,被風月鶯花,幾番誤也。眼底蒼茫,剩燕燕,于飛上下。訴當年、故國山圍,空城潮打。
江流日夜。問六朝人物,爾何為者。三百年、龍戰(zhàn)元黃,但歌舞荒淫,風流儒雅。醉夢興忘,又節(jié)次、欺人孤寡。放千尋鐵鎖,一片降帆,妝點圖畫。
幾處殺人盈野,算偏安才過,幾王幾霸。說天塹、虎踞龍蟠,被風月鶯花,幾番誤也。眼底蒼茫,剩燕燕,于飛上下。訴當年、故國山圍,空城潮打。
江水日夜奔流不息。試問六朝的人物,你們都做了些什么呢?三百年間,天下戰(zhàn)亂紛爭,可他們卻只知歌舞荒淫,表面裝作風流儒雅。醉生夢死,忘卻興亡,還一次次欺凌孤寡之君。放下那千尋鐵鎖,迎來一片降帆,裝點成了一幅可悲的圖畫。有好幾處殺人遍野的慘狀,算起來偏安的朝廷才歷經了幾個帝王、幾個霸主。都說這里有天塹之險、虎踞龍蟠的地勢,卻被那風月美景、鶯歌燕舞多次耽誤了。眼前一片蒼茫,只剩燕子飛來飛去。它們訴說著當年故國青山環(huán)繞、空城潮起潮落的景象。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及南朝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都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都城。
龍戰(zhàn)元黃:出自《易經》,指戰(zhàn)爭、動亂。
千尋鐵鎖:西晉伐吳時,吳國曾在長江險要處用鐵鏈橫截江面。
一片降帆:西晉王濬率水軍順江而下,吳國投降,王濬的船隊掛著降帆進入石頭城。
天塹:天然的壕溝,指長江。
虎踞龍蟠:形容南京地勢雄偉險要。
燕燕于飛:出自《詩經》,這里指燕子飛翔。
故國山圍,空城潮打:化用劉禹錫《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此詞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但從內容來看,應是作者感慨六朝歷史而作。六朝時期,南方政權偏安一隅,統(tǒng)治者多沉迷于享樂,最終導致國家滅亡。作者或許是看到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借古諷今,表達對現(xiàn)實的擔憂。
這首詞主旨是借六朝興亡的歷史,批判統(tǒng)治者的荒淫誤國。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xiàn)實相結合,借景抒情,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思想,展現(xiàn)了對歷史和國家命運的思考。
匹夫懷寶久旁皇,一紙邊愁鬢已蒼。掩耳虜乘秋并至,吞聲詩與國偕亡。誰言巨壑藏舟固,莫制中宵飲藥狂。沈陸自關夷甫事,可容千頃獨汪汪。
既愁白打失芳鄰,又喜紅爐抽積薪。憂樂無端方寸昧,罔知唇是齒城闉。
賤子明朝初度辰,故人高誼重相親。曳裾自是論交舊,傾蓋兼逢托契新。有酒且酬今日興,無聞空負百年身。孤舟落日寒江晚,獨向天涯感慨頻。
禹穴收云氣,滄江亦斷流。真成掃地盡,同作上天游。銘誄看遺史,衣冠入隱丘。空馀平世眼,曾望李膺舟。
天畀遐福,允彰父慈。維昔曠典,我能舉之。徐爾陟降,敬爾威儀。申錫無疆,永言保之。
大家饒米面,何啻百室盈。縱復人力多,舂磨常不停。激水轉大輪,硙碾亦易成。古人有機智,用之可厚生。朝出連百車,莫入還滿庭。勾稽數(shù)多少寡,必假布算精。小人好爭利,晝夜心營營。君子貴知足,知足萬慮輕。
頭陀靈跡閟巖隈,尋勝何人肯暫來。野鳥銜花無覓處,綠苔封徑看空回。
柂師知子能操舟,穩(wěn)過茫茫滄海流。白浪駕天千萬里,真令掛骨長鯨齒。
鑿石通泉脈,鑄鼎鍊丹砂。丹成騎鶴去,滿地生云霞。
落日中原小,悲風易水寒。凡物皆歸土,深山始見天。城南草綠王孫去,江上花飛燕子來。清江百轉秋花底,漁火孤舟暮雨中。芙蓉水碧雙鳧冷,苜蓿秋高萬馬肥。
空琴誰為奏南風,坐看幽香走篆紅。定卜糟丘度馀日,此生那復問蓍叢。
矢志能摧敵,孤軍震一韓。江聲催勇銳,月色帶饑寒。量力無天幸,衡情有至難。縮頭龜?shù)罾铮瑧⒋诵陌病?
登徒色膽潑天狂,撥雨撩云勢更張。未克遽撈川底月,公然又竊海南香。
云山歸路正漫漫,愁緒無緣得自寬。初度又逢明日是,一樽聊盡故人歡。曠懷直欲齊今古,浩嘯何妨落佩冠。醉去狂來渾不禁,欲將長鋏向君彈。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喚卿卿。緩歌金縷,輕敲象板,傾國傾城。幾時不見,紅裙翠袖,多少閑情。想應如舊,春山淡淡,秋水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