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隱
君不見岷峨春雷江發源,又不見楩楠秋風葉歸根。
時中兩字萬物具,他說不出吾圣門。
挾書來就辟雍試,堯舜君民得無意。
鳳山梅隱屋數椽,區區無乃太早計。
淵明出辦三徑資,初不害結松菊知。
君今意與梅莫逆,豈梅亦具幽獨姿。
梅雖花早實亦早,早恐少年遲恐老。
青春誓不易歲寒,歸伴梅遲梅卻掃。
君不見岷峨春雷江發源,又不見楩楠秋風葉歸根。
時中兩字萬物具,他說不出吾圣門。
挾書來就辟雍試,堯舜君民得無意。
鳳山梅隱屋數椽,區區無乃太早計。
淵明出辦三徑資,初不害結松菊知。
君今意與梅莫逆,豈梅亦具幽獨姿。
梅雖花早實亦早,早恐少年遲恐老。
青春誓不易歲寒,歸伴梅遲梅卻掃。
你沒看到岷峨山春雷響動,江水由此發源;又沒看到楩楠樹在秋風中葉子飄落歸根。‘時中’這兩個字包含了世間萬物的道理,其他學說講不出這是我們圣人之門的精髓。帶著書籍來參加辟雍的考試,難道沒有讓君主成為堯舜那樣的賢君、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志向嗎?鳳山梅隱有幾間房屋,這么做是不是太早做打算了。陶淵明出去為官積攢三徑的資費,起初也不妨礙他與松菊相知。你如今與梅心意相投,難道是梅也具有幽獨的姿態。梅雖然開花早結果也早,早了怕年少,晚了怕年老。青春時發誓不改變歲寒的操守,回來陪伴梅時梅卻已凋零。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代指四川地區。
楩楠:黃楩樹與楠木,皆為大木。
時中:儒家謂立身行事,合乎時宜,無過與不及。
辟雍:本為西周天子為教育貴族子弟設立的大學。
三徑:西漢末,王莽專權,兗州刺史蔣詡辭官隱居,在園里竹下開辟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后 來,三徑便成了隱士住處的代稱。
歲寒:喻指困境和節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有一些人有隱居的想法,詩人可能針對這種現象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對儒家思想的重視以及人們對人生選擇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圍繞‘時中’之道,探討人生的選擇和操守。它將自然、學問、隱居等內容結合,展現了詩人的思想深度。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思考和創作風格。
一印印空來點窄,三賢十圣那可測。
匡廬萬疊云錦鄉,鄱湖萬頃水精國。
篆文見得甚分明,元是一字不著畫。
拍來號令人與天,頓教古道長顏色。
我應隔江,合十聲嘖。
古木陰陰溪上村,隔溪呼喚隔溪應。
柳邊漁艇水雙港,山崦人家云半層。
早麥熟隨芹菜餉,晚茶香和樹芽蒸。
自慚未得亢桑樂,癡坐寒窗似凍蠅。
黃河從天落,北來受降城。
劃至韓城縣,噴薄萬雷霆。
何處雜泥滓,濁濁不復清。
奔迫梁楚間,赤子如浮萍。
近來到淮泗,煙波鼓長鯨。
無人起隄障,何時返滄溟。
惜哉神禹疏,高下昧地形。
胡中倘可注,曷不施經營。
命災況復與窮遭,真似蟛蜞縛兩螯。
鱗甲棱棱便浄浴,發須種種快頻搔。
甕頭轑酒何妨醉,松下餐肪不厭饕。
快寫田家剜肉句,夜闌禿盡管城毛。
自入梅天氣力微,不堪暑濕互蒸炊。
鬢邊衰白三千丈,雨后昏黃十二時。
積潤圖書供火焙,新裁羅褐覆香匜。
小占定有朝晴喜,忽聽黃鶑語柳枝。
曉鼓冬冬露未收,老翁雞彘祝甌簍。
家家酒綠枌榆社,處處霜紅柿栗秋。
笑別比鄰包祭肉,醉呼童稚認歸牛。
一年兩度村田樂,不羨人間萬戶侯。
羈燕四十余日歸興殊切口占賦歸 其六
荒邸況棲棲,席地跧蹲四體胝。
飲量素慳愁對酒,殺機元淺倦招棋。
相傳帝統須求正,莫使王風久下衰。
歸去林間洗雙眼,暮年要看太平時。
一跌風波困敗鱗,年來是事不如人。
醉吹羌管驚棲鳥,閑倚胡床閣病身。
安得旃檀除熱惱,自將紈扇障風塵。
新涼漸近渺云水,分席鷗群占白蘋。
九地窮陰迸穉陽,萬家起早拜迎長。
梅將暖信迎青帝,橘子真心服后皇。
耳藥肯涂銀盒雪,牙硝自踏板橋霜。
詩情只會如工部,至日年年客異鄉。
一片頹園生谷桑,惟余小圃占秋光。
竹籬蔓引牽牛碧,野菜崇生苦藚黃。
抱葉蟬瘖枯樹冷,銜花鹿去古臺荒。
興亡往往關天數,搔首躊躇對夕陽。
天氣如秋意轉闌,高樓簟枕帶余寒。
楝花零落魚初發,梅子青黃雨不干。
客怕遠行催早宿,農逢小熟勸加餐。
近來悍吏經過少,更喜深山好長官。
服食生平屑辟邪,死埋金粟或金沙。
忽驚秋骨開成雪,誰遣香魂化作花。
云外孤芳吟舞鷲,月中半影匿妖蟇。
先生幽佩乘風去,獨向仙堂看織紗。
朝趨梁父岑,暮投梁父麓。
左肩抱長欃,右手牽黃犢。
禾生亙原隰,生計自為足。
罷耕還讀書,何必事精熟。
茫茫萬古墳,苞括納心曲。
瑯山藹空青,淄水漲寒綠。
嗟我七尺軀,披云臥幽獨。
抱膝一長吟,清響振空谷。
賈不至千萬,仕不至萬石。
時窮兩不遂,衰鬢秋蕭瑟。
平生用力處,文字派六籍。
胸中萬斛泉,老不出涓滴。
丈夫處世間,志愿何時畢。
抱此無用物,價重連城璧。
蛟龍死泥沙,蟠屈留遺跡。
政使傳后人,虛名復何益。
招隠誰招到碧巖,自嫌黃綬映青衫。
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來混圣凡。
勝賞莫辭空百盞,麗酬不記達千函。
竦身便脫塵埃去,徑上清虛謝轡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