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四首
云傍溪煙宿,霜銜山月低。林昏孤鶴夢,花發野禽啼。和靖得佳處,實齋懷舊題。春歸留粉本,粉本亦凄迷。
路隘山深處,無人獨賞音。絕殊姿媚態,常抱歲寒心。冰雪自太古,竹松非異岑。亦知移不得,健步一登臨。
問訊江南客,新詩近幾篇。湖山人去后,風雨鶴歸年。林下覓高隱,人間有散仙。生香誰畫得,蕭颯起寒煙。
詩成標宋格,樹老識唐年。野氣隨風遠,清光帶曉妍。燈燒春夜月,酒薄暮寒天。為憶羅浮夢,山中思悄然。
云傍溪煙宿,霜銜山月低。林昏孤鶴夢,花發野禽啼。和靖得佳處,實齋懷舊題。春歸留粉本,粉本亦凄迷。
路隘山深處,無人獨賞音。絕殊姿媚態,常抱歲寒心。冰雪自太古,竹松非異岑。亦知移不得,健步一登臨。
問訊江南客,新詩近幾篇。湖山人去后,風雨鶴歸年。林下覓高隱,人間有散仙。生香誰畫得,蕭颯起寒煙。
詩成標宋格,樹老識唐年。野氣隨風遠,清光帶曉妍。燈燒春夜月,酒薄暮寒天。為憶羅浮夢,山中思悄然。
云朵傍著溪邊的煙霧棲息,寒霜托著山間的月亮低垂。樹林昏暗,孤鶴在夢中遨游,梅花綻放,野禽聲聲啼叫。林逋尋得賞梅佳處,實齋也留下舊日題詠。春天歸去留下梅花圖,那圖也透著凄迷。山路狹窄在深山之處,無人獨自欣賞這音韻。梅花絕無姿媚之態,常懷著耐寒之心。冰雪自古就有,竹松與之同屬高潔。也知道它移不走,我快步前去登臨觀賞。問候江南來的客人,最近又作了幾首新詩。湖山主人離去后,在風雨中鶴歸之年。在山林中尋覓高隱之士,人間還有自在散仙。梅花的清香誰能畫得出,畫面中蕭颯升起寒煙。詩作成就展現宋代風格,梅樹古老可識唐代歲月。野外氣息隨風飄遠,清光帶著拂曉的妍麗。春夜對著明月點燈,薄酒難敵暮寒。因回憶羅浮山的夢境,在山中思緒悄然。
和靖:指林逋,謚號和靖先生,愛梅成癡。
實齋:具體所指待考,應是曾題詠梅花之人。
粉本:畫稿,這里指梅花圖。
歲寒心:指松、竹、梅經冬不凋,比喻堅貞的節操。
羅浮夢:傳說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夢見與一淡妝素服的女子共飲,醒后發現自己在一棵大梅花樹下。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對梅花的贊美和對高隱之士的向往來看,可能創作于詩人在山林中游覽,見到梅花盛開,觸發了內心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和對古代賢人的緬懷之情。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世俗的紛擾,詩人借梅花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的高潔品格,以梅花自喻或喻人。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宋代詩人對梅花這一傳統意象的深入挖掘和情感寄托,豐富了梅花詩詞的內涵。
庭訟凋殘道氣增,早衙清磬夜香燈。吏人莫作官人看,我是南州有發僧。
膩粉勻成玉箸垂,春風面面曉妝遲。妝成圖得君王顧,卻為君王讖別離。
暑雨初收山色青,淡煙輕護曉光明。巖前倒瀉千尋瀑,石上高垂百尺藤。海宇會同瞻化日,菁莪樂育麗文星。雍雍又聽鳴鸞鳳,正值簫韶奏九成。
黃帽當年駕舳艫,東浮鯨海出三吳。中興事業風波惡,好作君王坐右圖。
才頗如人命不如,江湖落魄幾年馀。一官老始分鳣席,千里妻能挽鹿車。心泰也知由樂道,眼昏可得便拋書。但求苜蓿盤中滿,彈鋏無勞嘆食魚。
冠蓋相望起隱淪,先生那得老江村。古來真遁何曾遁,笑殺踰垣與閉門。
有美一人兮在山中。蒼眉黑須兮玉雪其容。飲沆瀣兮食紫虹。澡石泉兮灑清風。邀初平兮從赤松。超逍遙兮樂無窮。安得羽翼兮致我與同。
雁塔高千尺,東南遠建標。江山留過客,日月記前朝。鐸受天風震,梯經劫火燒。四賢誰復繼,千古意寥寥。
冥冥見遠心,向夕汀洲歇。葦花風露清,夢繞龍沙月。
許生雖學李營丘,墨路縱橫多自出。交柯揮霍裴旻劍,亂蔓淋漓張曉筆。
志氣凌云,精神英秀,得脫遍求真理。虛空爐戶,自已天真,遭遇便能修制。師不高明,咫尺如隔,千里安分真偽。這黃芽赤髓,時人皆有,柰何愚昧。真烈士、斡運機關,鑿開混沌,奪得夜明如意。輝輝寶蓋,赫赫靈光,影隱大淵無滯。休縱心猿,盜了金鼎還丹,謾勞虛費。起三陽真火,時時烹煉,九還逃避。
人道西山有龍穴,雷霆動江二水深。龍仙且莫壞我堰,我堰一決人陸沉。
新裁斗帳白生綃,百種奇花五色描。鳳蠟低懸通夜照,有人雙度可憐宵。
層崖峭壁接天高,一線龍泉玉索绹。今古風刀裁不斷,月鉤懸可釣金鰲。
四明有狂客,歸計亦風流。好激鑒湖水,泛君天上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