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梅竹軒
蓮塘南畔碧山連,梅竹幽深著小軒。
接席好風晴滿徑,隔簾香雪夜浮天。
題詩興繞賡歌際,讀易心游未畫前。
佳致幾時期我共,為君細和白云篇。
蓮塘南畔碧山連,梅竹幽深著小軒。
接席好風晴滿徑,隔簾香雪夜浮天。
題詩興繞賡歌際,讀易心游未畫前。
佳致幾時期我共,為君細和白云篇。
蓮塘的南邊與碧綠的山巒相連,在梅竹幽深之處建有一座小軒。晴朗時,清風滿徑與友人同坐;夜晚,隔著簾子仿佛看到如雪的梅花香氣浮動于天際。題詩的興致在唱和之時縈繞,讀《易經》時心神仿佛遨游到未畫卦之前的境界。這般美好的景致不知何時能與你一同共享,我會為你仔細唱和這如白云般高雅的詩篇。
著:建造。
接席:座位相連,指與友人相聚。
香雪:指梅花。
賡歌:唱和詩歌。
未畫前:指《易經》未畫卦之前的狀態,代表一種混沌、本真的境界。
佳致:美好的景致。
白云篇:高雅的詩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是拜訪友人,友人居住在梅竹環繞的小軒,周邊環境優美,詩人在與友人唱和交流、讀書論道的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人們有閑情逸致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居住環境的清幽雅致和與友人相處的愉悅。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學素養。
憐君下第日,即我掛冠時。岐路千行淚,浮云萬里悲。天高南海柱,地遠曲江祠。處處豺狼斗,相逢未可期。
夜來急雪打船窗,今夜推窗月滿江。堪恨無情一枝櫓,水禽驚起不成雙。夜來一雪苦匆匆,千里濃云忽掃空。換得月明良不惡,未須過計慮蝗蟲。
君王寵初歇,寶鏡為誰明。寂寂重門掩,孤燈照雨聲。
路轉延陵道,來尋季子宮。殘碑留篆字,古墓吊秋蟲。舊國湖山在,荒祠草木空。蕭蕭聞樂意,遺韻響悲風。
古香無伴侶,一榻共云分。澗水塘頭過,樵歌枕上聞。余生聊自適,此意與誰論。落葉如相委,時敲月下門。
夜長睡可厭,暑雨快何如。懶是生來骨,窮留著就書。一燈清漏下,數杵寺鐘馀。蕭爽還如晝,紙窗流影虛。
畫省清齋此日同,聞歌白雪枉詩筒。瑤壇玉殿虛無里,翠蓋金輿想像中。階下莓苔侵暮雨,苑邊楊柳入春風。低棲鸛鶴休飛去,對爾忘機學海翁。
兒家生小住溪邊。野杏山桃笑太妍。細問何人落玉鈿。愛矜憐。那似風流自得仙。
蓮葉山前,戎帳宏開,轟然最稱。羨鋪心如水,肯教塵涴,為民乞雨,喚得天應。紫邏□鋒,綠林掃影,夜戶都開無犬聲。三鄉里,笑嬉嬉度日,歌舞清平。溪頭載月舟□,□□帳花旗忍送行。算浮云自在,初無著相,薰風正好,卻問歸程。折柳依依,憩棠□□,□□□春無盡情。趨朝去,看青冥玉鉞,金轡紅纓。
我愛龜峰秀,同公陟嶙峋。芳枝虬欲動,細草翠成裀。化雨時敷足,和風正好人。話入芝蘭室,香交桃李芬。何當遽然別,握手彌殷勤。河間文獻地,喜得相明禋。樂和禮備舉,于以諧人神。行見通河洛,大地回氳氤。
萬里無寸草,衲僧何處討。蘸雪吃冬瓜,誰知滋味好。
霧里江流欲到天,旅人合眼夢歸船。雨聲竹屋曉來急,誤喜全家蓬底眠。
碧月掛圓團。翹首云端。綠梧陰覆小闌干。坐愛清輝忘夜久,薄袂生寒。好景與誰看。獨自盤桓。紫薇花下露闌珊。唯有素娥同不昧,天上人間。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岡,萬代同一時。千秋萬歲后,榮名安所之!乃悟羨門子,噭噭今自嗤。
春草初生雪霰零,山山曾踏幾莖青。居然天地成今古,何必云嵐不典型。執戟漢亡誰載酒,尚書秦暴有傳經。憐君問禮當深夜,急難原頭念鹡鸰。酌酒無多剪燭長,凌侵冰玉蹙寒塘。贈云有意尋宏景,賦雪無心付謝莊。玳瑁云痕開遠碧,流鶯柳色競新黃。晴光倩送青鞋去,分取狂夫一半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