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太守招飲醉翁亭因掇拾歐公記中語奉贈一律
兩峰水落石粼粼,路轉峰回客到頻。
日照林霏禽鳥樂,云歸野榻簌殽陳。
溪山爾作環滁長,傴僂余慚太守賓。
宴罷頹然人影亂,醉翁多恐是前身。
兩峰水落石粼粼,路轉峰回客到頻。
日照林霏禽鳥樂,云歸野榻簌殽陳。
溪山爾作環滁長,傴僂余慚太守賓。
宴罷頹然人影亂,醉翁多恐是前身。
兩座山峰下溪水退去,石頭清晰可見,道路曲折,峰回路轉,常有客人到來。陽光照進樹林,鳥兒歡快啼鳴,云霧歸聚,在野外的榻上擺好了菜肴。你作為這環繞滁州山水的長官,而我慚愧只能作為太守的賓客。宴飲結束后人們醉態百出,人影散亂,我恐怕自己的前身就是醉翁啊。
粼粼:形容石頭清澈、明凈的樣子。
林霏:樹林中的霧氣。
簌殽:指菜肴。
傴僂:彎腰曲背的樣子,這里指代老人。
頹然:醉醺醺的樣子。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參加孫太守在醉翁亭舉辦的宴會之時。醉翁亭因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聞名,作者在宴會上受其影響,掇拾歐公記中語創作此詩。當時滁州山水依舊,人們延續著歐陽修時期宴游的傳統,作者置身其中,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圍繞醉翁亭宴會,突出了滁州山水之美和宴飲之樂。其特點是巧妙化用《醉翁亭記》語句,與經典呼應。在文學上體現了后人對歐陽修作品的傳承和致敬。
水暗人家水拍堤。
窗紙檐鈴,風兒一夜何曾絕。龍須怕貼。虧得金爐熱。
只有鴛衾,曾見銷肌雪。殘燈滅。星星難說。自把春纖嚙。
樓上凝眸,茫茫煙樹迷吳楚。層山曲浦。那是人歸路。
萬種千般,只有愁難處。懨懨暮。翠幃無主。莫又風和雨。
冷雨欺人,夜深只向紗窗打。可憐瘦也。門外梨花謝。
侵曉臨妝,眉黛無心畫。還堪訝。誰家驕馬。系在垂楊下。
好夢偏驚,醒來細細重思想。殘燈猶亮。帳子何曾放。
別語叮嚀,難道都成謊。空惆悵。三更月上。又是鄰雞唱。
六曲屏山似去年。雪花欺得怕寒肩。小窗和月照無眠。
筆點輕澌心欲折,燭搖斜吹淚空煎。伴人梅影更堪憐。
萬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沒三山影,浩蕩還流六代聲。
水底魚龍驚靜夜,天邊牛斗轉深更。
長風瞬息過京口,楚尾吳頭無限情。
海日當長至,門弧應瑞開。鳳雛寧世出,龍種自天才。竇苑方稱桂,王家舊植槐。登筵多玉果,任醉酒千杯。
種玉知何始,徵蘭在粵城。充閭初有子,當戶此為兄。練影天中見,珠光掌上生。多男何俟祝,次第識英聲。
冰雪天山照往來,
懸旌四見玉門開。
尊前渥赭顏如昔,
身是唐朝老萬回。
使君神雋似龍麟,行地飛空不可馴。
詩里得朋卿與我,酒邊爭霸世無人。
寶釵去盡中年病,珠履來疏晚節貧。
昔共誅茅聽瀑處,溪云谷月亦悲辛。
隋苑繁華半已非,隋堤煙月自清暉。
紫簫團扇曾同照,錦纜牙檣何處歸。
水浸一天星影動,風搖兩岸荻花肥。
堪憐廿四橋邊柳,惟有驚烏向夜飛。
折殘金菊。棖子香時新酒熟。誰伴芳尊。先問梅花借小春。
道人破戒。染酒題詩金鳳帶。愁病相關。不似年時酒量寬。
與君相見昆侖前,
白玉如脂酒似泉。
莫負明年沙海約,
駝鈴聲到古城邊。
國朝雅詠直賡歌,名作如林較昔多。
百代風謠歸采錄,萬家韻學受包羅。
言詩派本圣賢衍,入樂聲真天地和。
鳴盛都由性情正,寧徒景物善吟哦。
九曲青溪一葉舟。山圍潮打自風流。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字莫愁。
溪上住,水邊謳。往時歌舞已都休。
新來識得相思苦,說起相思不自由。
吳姬修耳搓酥削。雙鬟約。因甚把神針穿卻。金重未能勝,況圓珠灼爍。
偶墮香泥飛燕啄。便銜去書床那角。那角。被一曲相思,鉤人心著。
士不知聞未易輕,問醫誰復話君名。
殷勤多謝長沙掾,為我致之分死生。
頻能通汗信柴胡,亦是于君想報珠。
傳聞治?更多活,豈止飄零一老夫。
滄溟蜃氣結巍樓,九天日照成丹邱,文章五色爛瀛洲。
爛瀛洲,郁龍閣。圖現河,書出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