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二首 其一
風甃殘花滿地紅,
別離樽俎謾匆匆。
春光未肯收心去,
卻在荼蘼細影中。
風甃殘花滿地紅,
別離樽俎謾匆匆。
春光未肯收心去,
卻在荼蘼細影中。
風吹過花磚砌成的花池,殘花遍地,一片嫣紅,在餞別的酒席上,人們匆忙地告別。春光似乎還不肯就此離去,它卻藏身在荼蘼花的細碎影子里。
甃(zhòu):井壁,這里指花磚砌成的花池。
樽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具,這里指酒席。
謾(màn):徒然,白白地。
荼蘼(tú mí):一種薔薇科植物,常于春末夏初開花。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晚春時節,詩人在送別友人時,看到晚春景色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晚春之景抒發惜春與離別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春光擬人增添了詩的韻味。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細膩感受。
春色薄城陰,東風到武林。暖回鄒子律,病作越人吟。兒女他鄉淚,鶯花故國心。西湖有狂客,相對酒杯深。
清風亭上春風座,兩月剛隨杖屨游。豈謂除書下南國,遂教行色近中秋。三朝禮樂歸清廟,一代詞華仰白樓。珍重漢皇前席意,故鄉山水莫淹留。
夢破風煙迥,衾寒不自由。鐘聲到枕曙,月影入簾秋。雁過江山老,蛩吟草樹愁。整冠人共笑,兩月不梳頭。
拂拂春風生草際。新晴萬景供游戲。鷗鷺飛來斜照里。金和翠。分明畫出真山水。遮個漁翁無慍喜。乾坤都在孤篷底。一曲高歌千古意。閒來睡。從教月到花汀外。
風紛客懷鄉思起,吹作長云行萬里。蛟龍春歸戀窟澤,虹霓晝動含陰雨。憶昨路繞彭城來,酒酣獨上歌風臺。青天無云野草白,高帝事業安在哉!丈夫挾策干一命,忍恥隨人作奔競。道上能無屠狗人,戲作悲歌君莫聽。
絕壑聞流水,香床住半天。林間飛蓋入,松下看云眠。谷鳥知春候,曇花識靜緣。冥心遺所適,豈必定中禪。
赤心許國自平時,見敵捐軀更不疑。權忌皋庸皆遁走,同時死難只青獅。
歲晚過吳市,飄零念此身。投君三指刺,醉我百壺春。名下無虛士,天涯有故人。相逢談半偈,江上月華新。
百年鬢發春風晚,十二闌干落照微。多事錢塘江上水,送人離別送人歸。
半規明月影沈沈,持贈秋來意轉深。料得王孫不輕棄,清風常系故人心。
尚想當年颯爽姿。米顛書法杜陵詩。霸才無主負心期。燕市何人收駿骨,江州彈淚慰蛾眉。摩挲斷簡只成悲。
鳴鹿宵聆賓宴歌,講臣秋考帝鄉科。文歸永樂真相匹,駕比歐陽不啻過。千里地靈江右占,一時人杰榜中多。西還有夢身先到,金殿東頭白玉坡。
無情花自發,底事鳥如歌。本為逍遙適,翻令感愴多。望云封若斧,滴酒淚成波。百歲吾偕汝,那堪誦蓼莪。
何年鑿江倚青壁,乞與中原作南北。天公老眼如看畫,萬里才堪論咫尺。蛾眉亭中愁欲滴,曾見江南幾亡國。百年回首又戈船,可憐辛苦磯頭石。江頭老父說當年,夜卷長風曉無跡。古人袞袞去不返,江水悠悠來無極。只今莫道昔人非,未必山川似舊時。龍蟠虎踞有時歇,月白風清無盡期。古人看畫論兵機,我今看畫詩自奇。平生曾有金陵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野店春寒酒力微,溪云吹濕上人衣。山童不顧肩書重,猶折梅花帶雪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