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元日試筆
昨夜春回楚水偏,壚峰裊裊自生煙。
萬方冠帶瞻虞日,九道江流紀禹年。
彩仗云霄貪想像,山城風雪何連綿。
便呼婪尾消寒色,醉眼春光仍四筵。
昨夜春回楚水偏,壚峰裊裊自生煙。
萬方冠帶瞻虞日,九道江流紀禹年。
彩仗云霄貪想像,山城風雪何連綿。
便呼婪尾消寒色,醉眼春光仍四筵。
昨夜春天悄悄回到了楚水之畔,壚峰上裊裊地升起了煙霧。天下的官員都瞻仰著這美好的時日,九條江流銘記著大禹治水的年份。我在想象中貪戀著京城中盛大的儀仗,可山城卻被連綿的風雪籠罩。于是我喊來最后一杯酒驅散寒意,醉眼朦朧中春光仿佛布滿了四周的筵席。
元日:正月初一。試筆:新春開始寫文章。楚水:泛指楚地的江河。壚峰:山峰名。裊裊:形容煙氣繚繞上升。萬方:指天下各地。冠帶:本指帽子和腰帶,這里借指官員。瞻:瞻仰。虞日:美好的日子,虞有美好之意。九道江流:泛指眾多江河。紀禹年:紀念大禹治水的年份。彩仗:彩色的儀仗。婪尾:原指酒巡至末座,這里指最后一杯酒。四筵:四周的筵席。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德安元日試筆”可知,是作者在德安這個地方正月初一新春開始寫作此詩。當時可能正值新年,天下呈現出一派新氣象,作者身處山城,在元日這天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在元日表達對時代的感受和自身心境。其突出特點是意境豐富,情感有起伏變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特定節日的創作風貌。
燕昭信是霸王才,得士望諸自魏來。故鼎遂能歸磨室,黃金不枉筑寧臺。七雄獨爾為宗國,一戰還堪振有邰。誰肯千金市駿骨,功名真自郭生開。
燕起知風舞,礎潤識云流。冽泉承夜湛,零雨望晨浮。合穎行盛茂,分穗方盈疇。
安石聲名,買臣富貴,我不敢知。謾揚州泛泛,浮湛隨水,閶門軌軌,開闔從時。滿目浮榮何與我,只贏得一場閑是非。誠知此,問不歸何待,不飲胡為。巖松澗篁易老,應只能、采菽烹葵。看風沙漠漠,未清紫邏,煙云冉冉,時露晴暉。誰喚當年劉越石,為攜取胡笳乘月吹。吾無用,但寤言獨宿,奮不能飛。
池水涵清風,魚兒散還聚。安得意中人,邊池縱幽別。
雖受然燈記,不從然燈得。若會翻身句,彌勒真彌勒。
雨雪空齋暝,蕭然此抱疴。孤篷游已倦,長鋏向誰歌。竹翠侵衣濕,溪聲入枕多。主人能愛客,翻不厭婆娑。
隔水煙花看未明,潛陽才復又曾冰。此間多少閑生死,太上忘情竟不能。
陽春二氣降騰時,生意潛被物自知。貍子夜嗥驚旅夢,時來天動復何疑。
誰知方外客,亦愛酒中仙。共踏空林月,來尋野渡船。醉醒非各趣,心跡兩忘緣。江海情何限,秋生蓬鬢邊。
清血流天地,花軀老甲兵。野塘巖下士,一日遂知名。
鳳斝飛醇酎,龍筵噴異香。又還仁還祝延長。正對金風玉露、爽秋光。一種莊椿老,五仙桂芳。當年天產竇家郎。須信來春同此、賦高唐。
屢空亦自得,偃息有衡門。不出人間世,時為象外言。撫琴聊永日,藝圃任無藩。此意何人會,裁書與巨源。
我所惜,在容城。弱弧奮欲除欃槍。詞組觸天天怒驚。狴犴血肉紛縱橫。為君輕身破不平。君言汝身未可輕。嗚呼五歌兮晝吞聲。氣塞萬古長如生。彼豎父子五鼎烹。
為歡方未已,暮雨更相留。柳絮入詩料,花枝當酒籌。談深抽秘檢,醉后夢神洲。莫怪心俱遠,蕭然自一丘。
春闈甫竣事,此日當朝謁。從容出院門,禁漏聲未歇。龍河泮新冰,馳道消積雪。逶迤度九陌,窈窕望雙闕。自顧樗散材,幸陪鴛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