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靜三絕 亭竹二首
窗外度聲風宛轉,庭前舒影月分明。參橫斗轉情無盡,骨冷魂清夢不成。
霜雪豈能摧勁節,埃塵無復入虛懷。故應淡薄無人管,不是子猷誰復來。
窗外度聲風宛轉,庭前舒影月分明。參橫斗轉情無盡,骨冷魂清夢不成。
霜雪豈能摧勁節,埃塵無復入虛懷。故應淡薄無人管,不是子猷誰復來。
窗外風聲婉轉傳來,庭院前竹子在月光下影子清晰。星辰運轉,情思無窮無盡,我身心清冷難以成眠。霜雪怎能摧毀竹子剛勁的氣節,塵埃也無法進入它虛懷若谷的內心。所以它本就淡薄自在無人管束,若不是像王子猷那樣愛竹之人,誰還會前來呢。
宛轉:形容聲音抑揚動聽。
參橫斗轉:參、斗是星宿名,參橫斗轉表示夜深。
勁節:指竹子剛勁的氣節。
虛懷:指竹子中空,比喻人謙虛的胸懷。
子猷:即王徽之,東晉名士,愛竹成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對竹子的贊美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寧靜的環境,看到竹子在霜雪等環境中依然保持剛勁,由此聯想到自身的品格追求,借詩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堅守高潔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竹子的品質,以竹自喻。其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將情感和志向融入竹子形象中。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高潔品質的追求,豐富了詠竹詩的內涵。
露滋繡萼弄輕寒,把酒同君帶笑看。憶昔漢宮人去遠,阿誰今倚玉闌干。
蕭然花塢人何去,片地空馀水一方。縱有芙蓉依斷岸,不知蝴蝶怯荒塘。離宮舊擁吹笙宴,游女爭傳墮馬妝。徒使年年吟詠客,石橋歸路半斜陽。
邊月弓初滿,山城角尚孤。中天看獨立,永夜興誰俱。未覺風生暈,空懷斗轉隅。含情知白兔,欲下更踟躕。
一醒勾芒百綠生,東風無腳也隨行。偏心先染江南岸,再放夭桃灼北城。
豈說從來用處難,出乘五馬看廬山。鳳凰覽德下千仞,虎豹憎人上九關。持論太高天動色,憂時未老鬢先斑。平生風節誰其似,汲黯朱云伯仲間。
吾鄉臨一水,亦用屈沱名。伏臘湘累廟,弦歌楚些聲。宗惟南屈盛,辭未使君輕。家學元騷賦,依依忠愛情。
貪幽不畏長江險,此日乘潮兩度舟。毒蜃結樓連島迥,馴黿負日近人游。東南地軸江天出,吳楚星疆日夜流。更上孤亭倚修莫,微茫煙火見瓜州。
葉似青云剪,花如碧玉凌。鳥來棲不響,朵朵巧垂鈴。
蹀鞚飛塵起,左右自生光。男兒得富貴,何必在歸鄉。
好鳥林間客,和風席上珍。穿花時落片,入戶滿芳塵。清論莊生達,故交公瑾醇。誰云修禊者,不是會稽人。
山人脩道幾經年,聞說餐松足意便。時以斷云完故衲,日將流水灌新田。常勤侶鶴巖崖下,寂靜儔猿煙霧邊。欲訪未知何處住,料應霞舉已成仙。
城上高樓俯樾叢,山光隱映畫圖中。總無競秀千巖逼,卻有尋芳一徑通。天入中原形具美,地臨三輔勢偏雄。郁盤靈淑知無盡,長為皇家壯鎬豐。
不是尋常喜雨詩,言存軌物類臧僖。相將歸賀天朝雨,定有忠言結主知。
葉并秋葵怯早霜,花兼朝槿度斜陽。與君相去溪南北,紅蓼蒼葭各一方。
吳簡何來傳絕塞,支硎試展墨痕新。流波夜逝無同調,白雪春消獨少倫。方矗嵌崟望汗漫,忽從襟袂起精神。優游樹底三人者,誰是當年太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