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鳳山南麓聞曹定翁先生夜過山居至已西還瞻行花竹間奉懷一首
遙傳拄杖過山居,度壑穿云更短渠。
入院秖馀霜后菊,護窗唯有讀殘書。
聊镵翠竹留題字,獨上青松望小車。
咫尺懷人情萬里,江流為覓一雙魚。
遙傳拄杖過山居,度壑穿云更短渠。
入院秖馀霜后菊,護窗唯有讀殘書。
聊镵翠竹留題字,獨上青松望小車。
咫尺懷人情萬里,江流為覓一雙魚。
遠遠傳來消息,您拄著拐杖路過山居,翻山越壑、穿云破霧還跨過了小水渠。走進院子,只剩霜后的殘菊,守護窗戶的只有讀了一半的書籍。我姑且在翠竹上刻下題字,獨自爬上青松去眺望您的小車。雖然近在咫尺,可懷念之情卻如隔萬里,愿江流為我尋覓一雙鯉魚來傳遞思念。
秖:同“只”。
镵(chán):刻。
一雙魚:指書信,古有鯉魚傳書之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聽聞曹定翁先生夜過山居,自己卻未得相見,在先生離開后,看到山居景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心境應是對友人充滿思念與牽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山居之景襯托思念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自然質樸的創作風格。
青袍朝士齋居處,一掃淄塵萬慮忘。四壁東西凝雪色,八窗曉夜發天光。茅君為爾傳宗旨,莊子由來止吉祥。有客坐馳空熱惱,不知此地有清涼。
南人城南逢清明,北人望北號哭聲。人生何處問南北,春秋霜露俱含情。天涯芳草何青青,杜鵑口血花冥冥。酪漿一壺麥一飯,香火照日藏流螢。自言家住大河北,閩巔相望六十六。血氣尋尋呼應聲,音容皎皎常在目。虛名薄利非良圖,故山松柏號夜狐。兒身有祿親不待,親墳無主兒義辜。低頭再拜襟盡血,行路人情為慘切。紙灰低拂綠楊風,杯瀝澆殘沙上月。人言朔客鐵心腸,誰無半餉情慘傷。游宦既知離別苦,何如拂衣歸故鄉。
少別即成古,相逢豈在今。黃河難北注,白日似東沉。天地冥鴻志,文章逐鹿心。悲風吹大壑,夜夜助蕭森。
樓居百尺倚云危,隔斷風煙碧海湄。風景不殊悲晉日,衣冠還似避秦時。玉堂金馬三更夢,浙水閩山一局棋。國士未酬應有意,此身端不負倫彝。
戡難功何補,欺孤計已深。盡饒摧導玉,那解賤黃金。
城南學作瀼西屋,炎天試借吳郎宿。不知有何光怪發,一夜蛟龍怒相逐。雨聲徹旦雷聲奔,列缺不斷高空痕。崩濤萬壑吼萬馬,此時已齧孤亭根。為客睡眼不曾著,遣涉滂沱問安樂。莫將風物動鄉愁,且覆青州銀鑿落。
西風來白雁,有客欲南旋。吟詠真吾事,勤勞獨汝賢。賞花燕市酒,載月米家船。他日苕溪道,相尋水竹邊。
夫妻結發期百年,何言中路相棄捐。小兒未識死別苦,啞啞向人猶索乳。箱中探出黃金珥,付與孤兒買?餌。不辭瞑目歸黃泥,泉下常聞兒夜啼。低聲語郎情不了,愿郎早娶憐兒小。
至死遺骸占一丘,杞天云厚苦多憂。饑歌其食勞歌事,春水由它日夜流。
不學修真訪羽仙,曾將詞賦奏甘泉。畫龍可致千峰雨,養鶴還謀二頃田。厭聽南音歌樂府,笑持野蔌薦賓筵。追思四老同游日,倏忽于今十五年。
餐櫻罷后,早群龍無首,萬感沉冥付歌酒。記黃衫走馬,紅燭呼盧。長揖去,重訪寄奴京口。玉峰高處臥,商略琴樽,上客都為使君壽。倚枕睇中原,鼓角霜天,知銜淚看花能久。且共結江南歲寒盟,指落日山川,曉風楊柳。
白箓裁箋帶玉紋,烏絲題字寄衡門。風床展玩論書法,何似顏公屋漏痕。
養疾深扉掩,還應謝俗交。鳥多風和語,葵晚雨緘苞。印向閑廳鎖,鐘聞近寺敲。相思愁莫遏,高樹古城坳。
當時未減少年狂,苦究人生謎萬行。齒慧同增今恨晚,空空腹笥誤韶光。
七閩波渺邈,雙闕氣岧峣。曉登云外嶺,夜渡月中潮。愿秉清忠節,終身立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