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游龜峰寄汪抑之器之二太史
愛此秋高風日清,紆回常作探山行。
俯看飛鳥有時下,悵望美人無限情。
沙凈水根偏見石,樹含谷口少聞鶯。
好峰只隔斜陽外,擬借新居臥月明。
愛此秋高風日清,紆回常作探山行。
俯看飛鳥有時下,悵望美人無限情。
沙凈水根偏見石,樹含谷口少聞鶯。
好峰只隔斜陽外,擬借新居臥月明。
我喜愛這秋高氣爽、風和日麗的日子,常常迂回曲折地去山間探尋美景。俯身往下看,飛鳥時不時地飛落下來;惆悵地遠望友人,心中涌起無限深情。沙灘潔凈,在水的根部能清晰看到石頭;樹木遮掩著谷口,很少能聽到鶯啼聲。那秀麗的山峰只隔著一抹斜陽,我打算在那里借一處新居,臥賞明月。
紆回:曲折迂回。
美人:這里指友人汪抑之、器之。
根:這里指水的底部。
擬:打算。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是詩人在秋高氣爽之時,外出探山游玩,在欣賞美景過程中思念友人汪抑之、器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的喜愛和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景情交融,語言清新。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問流花,尋夢草,云暖翠微路。錦雁峰前,淺約晝行處。不教嘶馬飛春,一奩越境,那銷盡、紅吟綠賦。送人去。長絲初染柔黃,晴和曉煙舞。心事偷占,鶯漏漢宮語。趁得羅蓋天香,歸來時候,共留取、玉闌春住。
我少不努力,常愧夜諷子。亦有才高人,雍容即登此。
舊標通德宛如斯,屈指登堂十四期。不為龍門孤轉峻,自緣狐性老多疑。談深忽出憂天語,病久方知荷帝私。試捻霜髭兩相問,于今得似秣陵時。
昔聞蓬萊頂,神仙好圍棋。爭道不相娛,散擲東海湄。海若鼓鋒濤,為汝作玉師。歷落涵天星,皎鏡支漢機。數驚驪龍顧,或起陵陽悲。我無菖蒲根,杯水浴置之。豈必真壺嶠,方圓亦參差。宇宙在一掬,芥子為須彌。姜侯蟾翁裔,服食夙所宜。他日訪三神,煮以療吾饑。
留滯初春寂寞濱,眼明歸路一番新。何妨更作重來計,枝上微紅解惱人。二月春陰到水濱,秋風重見玉蟾新。無端擾擾來還去,只恐沙鷗解笑人。
溪橫南北護清虛,花映前堤柳半疏。田父不知春思好,隔鄰呼酒說菑畬。
問俗經遺里,欽賢得并祠。知人孔圣嘆,策士漢皇私。徑寂榛從塞,園荒鳥任窺。平生守正意,景行必于斯。
洪山佛殿曉鳴鐘,躡蹬登臨叩遠公。綠水西來演不二,青蓮南涌透禪宗。天花亂落芙蓉外,龍藏深涵咒缽中。我欲步虛超上乘,卻慚塵夢未能空。
憶別春風贈柳條,逐臣西去馬蕭蕭。長瞻山下孤云淚,漫折路傍五斗腰。煮井何勞詞賦客,含香還戀圣明朝。星軺萬里游非薄,題遍蘭津十二橋。
省臺諸子例才兼,盡道超群未及髯。自苦折腰供吏役,誰憐白發困郎潛。塵靴久厭踏紅軟,冰簟常思負黑甜。好向水云鄉里去,監州不惡有團尖。
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來底事,尚飄輕雪。君過春來紆組綬,我應歸去耽泉石。恐異時、杯酒忽相思,云山隔。浮世事,俱難必。人縱健、頭應白。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欲向佳人訴離恨,淚珠先已凝雙睫。但莫遣、新燕卻來時,音書絕。
聚義行天道,傳聞于此山。風云留夢寐,道路試登攀。日照新修寨,塵埋舊泊灣。弓刀多寂寞,世事幾曾閑。
明時牧馬總名騧,江北江南十萬家。太仆年年親選貢,肯教神駿困鹽車。
故人別我去,一月曠音驛。今朝得新詩,開卷意已適。知君到里門,征騎聊一息。行復敞天閽,從容正朝幘。自今九霄路,不復兩塵隔。容與日華東,翱翔禁扉北。回頭五峰下,寂漠笑孤客。不賦歸去來,心形謾相役。
播谷重前經,人天稱往錄。青圭禯東甸,高旗表治粟。逶遲乘旦風,蔥翠揚朝旭。平秩庭春司,和氣承玉燭。豈伊盈八政,兼茲辯榮辱。十千既萬取,利民誰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