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中丞自滇中致仕還里 其二
穆皇初載通朝籍,五十年來亦倦游。
從此鹓鸞辭殿陛,且教猿鶴領春秋。
宦成天地余雙鬢,卜就菟裘老一丘。
世事悠悠何足問,不妨吾道已滄洲。
穆皇初載通朝籍,五十年來亦倦游。
從此鹓鸞辭殿陛,且教猿鶴領春秋。
宦成天地余雙鬢,卜就菟裘老一丘。
世事悠悠何足問,不妨吾道已滄洲。
穆宗登基初年您入朝為官,五十年過去您也厭倦了仕途奔波。從此您告別朝廷中的同僚,讓山林中的猿猴仙鶴陪伴您度過歲月。為官一生,天地間只留下您雙鬢斑白,選定養老之地準備在山丘間安度晚年。世間之事紛擾不斷不必再問,不妨堅守自己的信念歸隱江湖。
穆皇初載:指穆宗登基初年。通朝籍:進入朝廷為官。
鹓鸞:比喻朝官。殿陛:宮殿臺階,這里代指朝廷。
猿鶴:指代山林隱居生活。領春秋:度過歲月。
宦成:為官有成。
卜就:選定。菟裘:指養老的地方。老一丘:在一處山丘終老。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居處。
此詩應創作于友人從滇中退休返鄉之時。當時友人歷經五十年官場生涯,選擇致仕歸里。詩人有感于此,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贈別與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贈別友人致仕歸里,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對比展現人生轉變。在文學上體現了送別詩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山下云連山上,溪西水接溪東。舟度白鷗飛處,人行綠樹陰中。山路只通樵客,江村半是漁家。秋水磯邊落雁,夕陽影里飛鴉。
東城桃李花,灼灼矜芳姿。會蒙春陽煦,爛縵開及時。東皇欲返駕,風雨旋相欺。蜂蝶倏已散,月明嗟空枝。小草任天倪,翻得常華滋。
東南固多賢,莫與永嘉匹。王鄭已騎鯨,輩流公第一。
一夜夢清冷,不知春淺深。開門見芳草,宿雨在幽林。聽鳥有間意,問花無限心。寥寥塵境外,倚樹獨長吟。
又是西風落木天,衣冠文物總云煙。老榕蕭瑟經壇寂,劫火焚馀十二年。
歲老枝葉簡,春深香氣新。可憐湖上檜,曾識井中人。
濃磨一錠兩錠墨,畫出千年萬年樹。誤得百鳥盡飛來,踏枝不著空飛去。
誰知到處徘徊,謝庭風景都非舊。畫堂塵掩,蓬生三徑,門垂疏柳。白晝初長,清風自至,流年空又。看多情燕子,飛來還去,真個不堪回首。昔日嬌隨阿母,學拈針,臨窗挑繡。斜陽樓外,熨殘銅斗,線紋舒皺。蠶欲三眠,鶯還百囀,落花時候。問重來應否,消魂試聽,江城笳奏。
成破須臾知世相,雨云翻覆見交情。何時一葉春湖闊,塞管橫風夜月清。正爾思山想歸路,偶行看雪立階除。忽驚晝永軒窗迥,推抵清寒擁燎壚。懷中但自除衣垢,面上從教有唾痕。負日風檐成坐睡,夢隨鷗鷺落江村。莓苔遍地榆錢滿,院落無人柳絮飛。信手翻書香篆冷,夕光山翠上窗扉。措置已落古人后,猛省令人愧衲裙。廬山好處軒窗在,留眼歸看五老云。
荒徑無人到,柴門帶晚霞。不知身抱病,且喜菊開花。買鶴供詩料,鬻書送酒家。秋來禾黍熟,垂老此生涯。
舊歷才余十日,凄凄天雨霜。帶暝色、萬點寒鴉,歸飛急、故趁斜陽。風催譙門畫角,樓臺悄、漸隱燈燭光。問五紋、繡線誰添,傾東海、未抵宮漏長。記得雨欞雪艭。當年洗馬,橫江百感茫茫。老矣韋郎。少年事、莫思量。閑時倚樓看鏡,楪子面、盡端相。中書萬羊。何如理安寺,僧粥香。
已聞驃騎援兵至,髵?遙見探馬還。夜半火行營盡動,一時移帳過西山。
十載中秋月,都從北塞看。祗今臨皎鏡,遠愧隔鳴鑾。暑退身差健,宵良意強歡。當軒對樽酒,重念圣恩寬。
蕭散雙吹碧玉簫,與君同郡復同袍。金城坊里清如水,卻愛東飛學伯勞。新歲新齋好著書,文明門里會文儒。隔鄰春酒蒲萄熟,誰綰青絲送玉壺。正月已終將二月,城中咫尺見還難。金門朝籍皆先送,獨遣同寮待長官。
金佛木佛泥佛,度爐度水度火。盡入趙州紅爐,烈焰光中煅過。一聲白雪陽春,萬古無人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