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維嘉醫士小像三首
流鶯啼倦已春深,楊柳新條綠滿林。獨有丹青傳不得,先生一片濟人心。
竹馬同騎總角年,兒時況味個蕭然。而今蔗境回甘日,無限香生橘井泉。
宦海歸來老病身,頻叨良藥度回春。羨君繼起多賢俊,不獨青囊有替人。
流鶯啼倦已春深,楊柳新條綠滿林。獨有丹青傳不得,先生一片濟人心。
竹馬同騎總角年,兒時況味個蕭然。而今蔗境回甘日,無限香生橘井泉。
宦海歸來老病身,頻叨良藥度回春。羨君繼起多賢俊,不獨青囊有替人。
流鶯啼叫得疲倦時已是暮春,楊柳新枝綠葉滿林。唯有那畫筆畫不出的,是先生一片濟世救人的仁心。小時候同騎竹馬總角相交,童年的滋味是那樣清寂。如今如甘蔗漸入佳境苦盡甘來,醫道的芬芳如同橘井泉般清冽。從官場歸來已年老多病,多次承蒙良藥得以春回。羨慕您后繼有眾多賢能才俊,不僅醫書有了傳承之人。
丹青:繪畫,此處指畫像。
濟人心:救助世人的仁心。
總角:古代兒童將頭發束成兩角,代指童年。
蔗境回甘:比喻經歷艱辛后進入美好階段,典出《世說新語》。
橘井泉香:典出《列仙傳》,蘇仙公種橘鑿井,井水可治病,后指代醫道高明。
宦海:指官場。
青囊:古代醫家盛放醫書的袋子,代指醫術或醫書。
替人:繼承之人。
此詩為作者為醫士黃維嘉的小像題詠而作。黃維嘉或曾涉足官場(“宦海歸來”),后專注醫道,且培養諸多賢才。作者與黃維嘉或有舊交(“竹馬同騎”),故通過題像詩追憶往昔、贊其醫德與傳承。
全詩三首從春景烘托、童年追憶、歸后際遇三個角度,緊扣“醫士小像”主題,突出黃維嘉濟世仁心、醫道高明及后繼有人的特點,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是題像詩中贊美醫者的佳作。
寒溜山房太慘情,
夜長枕畔聽泉聲。
起來獨自渾無語,
牢落凄涼澹泊清。
野人近來減苦吟,偶然得句不足成。
苦吟自寫性情耳,陶詩一卷即性情。
雄鳩啼罷雌鳩鳴,商量風雨忙清明。
花開花落置不問,閉門何論陰與晴。
天涯芳草日日深,階下綠苔片片生。
風雨盡他無賴著,野人只當煎茶聲。
亂竹侵紅藥,病花羞晚春。
移根近談笑,得土長精神。
榮悴非由爾,芬芳止為人。
庭西井泉好,汲灌每躬親。
皓月當庭照彩燈。華筵春透酒如澠。昔年把酒記吾曾。
今日楊園賓客聚,壽星相應德星明。六千里外獨思兄。
春意滿階除,玉色梅花照鬢須。老子壽年過九九,歡娛。醉影婆娑不用扶。
蕭散一塵無,綠樹青山處士居。兄弟別離三十載,何如。春雁來時定寄書。
一枝自可不須多,
少已難知多奈何。
漢殿紛紛鏘劍佩,
桐江但有一漁蓑。
中興特重玉堂賓,
固請加恩放八人。
不是圣朝恩太吝,
分明珍惜籠微臣。
磊落南州士,家聲二百年。失身幾利吻,得路已華顛。青瑣元虛位,黃扉久佇賢。九原寧可作,東望益潸然。
今代詢黃發,臨雍缺盛儀。久從曾釜樂,俄重鯉庭悲。德履嗟如在,功名誤見期。平生拄頤劍,聊掛墓門枝。
花榜開時費品評,
劍花熱血亦柔情。
為花請命憐花瘦,
爭奈花神喚不應。
看花春盡薊門杯,
一出承明尚未回。
曾是詞臣隨玉輦,
豈堪西望柏梁臺。
一川佳景疏簾外,
四面涼風曲檻頭。
綠野平流來遠棹,
青天白雨起靈湫。
十載別文昌,藩符寄武當。
師貞上介辟,恩擢正員郎。
藻思煙霞麗,歸軒印綬光。
還希駐輦問,莫自嘆馮唐。
傷心事。碧云黃葉天氣。漫登粉堞望溪山,戍樓悶倚。茫茫不覺百端來,暝煙暗結津市。
銀濤吼,紅日墜。老楓烘得如醉。無情肯逐水東流,只貪西逝。臨風太息語陽烏,長繩縱有難繫。
估檣競矗野岸底。說胭脂、落照相似。明日大風定起。且移船泊入、前汀蘆葦。臥看新蟾銜沙尾。
望眼生花淚已枯,
青衣也合遞歸書。
客情無奈春風雨,
更問春空有雁無。
一聲啼鳥春林曉,轉覺草堂深更幽。底事東風太相狎,飛花吹滿硯池頭。
看書小閣無虛日,閣外水聲流不休。領得無窮川上意,此心如水澹無求。
舟行多為愛明月,況值高秋風露涼。鼓枻滄浪歌一曲,紅塵不到水中央。
向時載酒江東去,今日山陰載雪回。一片閒情誰解得,晚風溪上破疏梅。
終日江頭坐,
臨流非羨魚。
狂瀾嗟未倒,
愁思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