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昌甫 其十
老覺浮生空地隔
時來猶幸得書題
夢思百里身長遁
語別經年意轉凄
槐葉易風驚熱惱
蓮根少水厭涂泥
何當整履蒼苔滑
嘯竹高涼手重攜
老覺浮生空地隔
時來猶幸得書題
夢思百里身長遁
語別經年意轉凄
槐葉易風驚熱惱
蓮根少水厭涂泥
何當整履蒼苔滑
嘯竹高涼手重攜
年老時只覺浮世人生如被空闊大地隔絕,偶得機會還能幸運收到你的書信題贈。夢中思念百里外的你,身卻長久避世隱居;離別多年再敘舊,心意反而更覺凄涼。槐葉被風輕易吹落,驚覺夏日的燥熱與煩憂;蓮根因缺水厭倦了那污濁的泥沼。何時能整理鞋子踏上滑潤的青苔,在竹林清涼中與你攜手長嘯。
浮生:虛浮無定的人生,常指人生短暫或虛幻。
書題:指書信題贈,此處指友人昌甫的來信。
身遁:指避世隱居,遠離世俗。
經年:經過一年或多年,此處指離別已久。
熱惱:佛教語,原指因熱生惱,此處借指夏日的燥熱與內心煩憂。
涂泥:淤泥,喻指污濁的環境。
何當:何時能夠,表示期待。
嘯竹:在竹林中長嘯,古人常以此表達超脫或閑適之情。
韓淲(南宋詩人)與趙蕃(字昌甫)為友,多有唱和。此詩為次韻(依原詩韻腳和順序作詩)昌甫之作,約作于晚年。時詩人或隱居避世,通過詩中‘老覺’‘身遁’等語,可見其晚年孤寂心境,而‘得書題’‘手重攜’則反映對友情的珍視。
全詩以晚年視角,通過對人生隔絕、離別凄苦的感慨,及對自然清幽之境的向往,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與超脫世俗的渴望。語言平實而意境深遠,是南宋文人唱和詩中情感真摯的代表作。
戒定通前念,蘇黃早見期。源流知袞袞,金印漫累累。白首風塵外,丹砂歲月遲。泉臺無復恨,喬木有馀悲。
從此春郊閑覓醉,鳥聲和我余歡。東風吹出百花團。晴光罨藹,妝點好溪山。伯是清明寒食節,石泉槐火無端。春愁如水又回還。綠波時皺,底事與卿干。
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秋風江上錦帆開,荊國人瞻帝子來。鴻雁九霄分雨露,魚龍七澤避風雷。丹砂不數淮南秘,詞賦寧夸子建才。民壯奠居藩輔重,年年來進壽堯杯。
瓊林浮翠淡朦膧,遙望珠光隱見中。一夜東風吹不散,曉看渾似碧紗籠。
云龍山下泛歸舟,對景空懷昔日游。聚散無期俱是夢,黃河依舊向東流。
今我忽不樂,駕言結游駟。遙望南山木,郁郁有真意。崖瀑垂素幢,谷風擊繁吹。洞幽無別蹤,白云藹而至。狨啼修術暗,猱閧樛枝墜。山精綠羅衣,見客宛自媚。形遺物不違,真存道匪貳。鑒茲浹心想,去與眾俱棄。
按節蕭徒旅,神劍宵有聲。揮揮大旗動,烈烈刁斗鳴。仰看太白高,俯視滄波平。王師古無戰,蟂獺安足烹。
蓬首寒機女,枉顧生光輝。一登君子堂,松蘿相因依。茂陵喜新聘,中路忽有違。愿垂堂上鏡,照妾心中微。生死要有托,悠悠空是非。出門念遠道,歲晏將安歸。膏沐更誰容,為君疊羅衣。
羅襪淩波小,潛行輦路中。東風吹不散,南陌去誰同。艷想蓮雙拆,痕留月半弓。定知爭拾翠,應怕踐殘紅。喜蝶無情撲,靈犀有意通。如何珠百琲,小妾妒翔風。
吁嗟先晚季,寂寞慨前修。斗仰公無幾,云披我末由。扁舟方楚越,華屋已山丘。耆舊襄陽盡,歸來涕欲流。
三月雪花飛作氈,春風似欲駐新年。夢當好處成烏有,歌到狂時近自然。村樹綠齊黃鳥界,海山青盡白鷗天。何人會得龐公意,布領長披不上船。
杪秋飛雁過衡陽,又報東籬菊有香。風雨滿城催令節,竹松三徑傲清霜。萸觴共飲時方禁,蘭火初燒夜正長。共喜韋家經訓在,惠連才大亦傳芳。
相逢何處,記滿城風雨,去年重九。蠟屐東山邀勝侶,餉我雙螯斗酒。秋夢如煙,冬郎欲老,不禁重回首。無端飄泊,送行又折楊柳。人生幾度悲歡,幾回離合,贏向天涯走。一棹獨催江上月,方是銷凝時候。桂子天香,枝頭春鬧,換得相思否。西窗剪燭,試聽鵑淚啼瘦。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