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農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顏。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朗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
乃一秋一冬,愁聽鴻飛鳴。及茲問春半,土暖已足耕。殷勤勸父老,尊酒若為情。我有一瓣香,為爾祈西成。晴光動川原,桑麥日敷榮。天公幸見聽,一飽須可營。幾見隴畝事,得此白發生。田父飲我酒,歸與兒孫評。孝弟力田者,家道終和平。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顏。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朗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
乃一秋一冬,愁聽鴻飛鳴。及茲問春半,土暖已足耕。殷勤勸父老,尊酒若為情。我有一瓣香,為爾祈西成。晴光動川原,桑麥日敷榮。天公幸見聽,一飽須可營。幾見隴畝事,得此白發生。田父飲我酒,歸與兒孫評。孝弟力田者,家道終和平。
勸農的事務都說完成了,晴朗的日子足夠登山。登上高高山頂的青綠色中,坐看人間境域的安閑。天目山如美人修長的眉毛,洞庭湖沒有狂亂的波瀾。田地像井字般整齊可見,布谷鳥飛鳴與耕作相關。村村自有花柳相映,流水在春風中展笑顏。遍行山間撫觸泉石,清澈泉水如從玉匣中潺湲流出。還想起昔日的讀書聲,仿佛仍在松樹間回響。這樣的場景已難以遇見,何時能如沂水春風般暢游?高聲吟誦蘇仙的詩句,明月已落前灣。從秋到冬,愁聽鴻雁悲鳴。到這春半時節詢問農事,土地轉暖已足夠耕作。殷切勸勉父老,舉杯飲酒滿是深情。我有一瓣心香,為你們祈求秋收。晴光映照山川平原,桑麥日日生長茂盛。幸得天公垂聽,吃飽飯應可經營。多次見證田間農事,卻已生出白發。田父請我飲酒,回去與兒孫評說。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且努力耕作的人,家道終將平和安寧。
翠微:輕淡青蔥的山色,代指青山。
井畫:形容田畝像井字般整齊排列。
布谷:布谷鳥,其鳴叫聲似“布谷”,常被視為催耕之鳥。
周行:遍行,繞行。
碧匣:形容清澈的泉水如從玉匣中流出,比喻泉水清冽。
沂水:典出《論語·先進》“沂水春風”,指春日游賞的雅事。
蘇仙:可能指蘇軾,其詩詞多有田園閑適之作。
西成:指秋季收成,《尚書·堯典》“平秩西成”,代指秋收。
敷榮:生長茂盛。
孝弟:即孝悌,孝順父母,敬愛兄長。
此詩應為作者任地方官員時勸農后所作。古代重視農耕,地方官員需勸勉農事、關心民生。詩中“勸農事云畢”“殷勤勸父老”等句,反映作者深入田間、體察農情的履職場景,創作時既有對農事順利的欣慰,也有對民生的深切關懷。
全詩以“勸農”為核心,前半寫勸農后登山所見的田園美景與閑適聯想,后半述秋冬至春半的農事關切與祈愿,末句強調“孝弟力田”的治家之道。詩風質樸自然,既展現田園之美,又傳遞重農尚禮的思想,是古代勸農詩中兼顧寫景與教化的典型之作。
年華冉冉暗中移,
倦客傷春只自知。
雨后桃花紅未減,
人情早自向荼蘼。
花滿移新縣,源高發遠流。
風開山起伏,泉濯土剛柔。
境內馴胎鶴,庭前過目牛。
招來近者悅,出仕學而優。
練武兵摶兕,斑文杖祝鳩。
歲寒重相結,一掖點狐裘。
白云起處山櫻發
綠柳垂邊水蟻鳴
唯有曉寒殊未減
重裘還似冒霜行
異縣飄流十載窮,年華又見轉和風。春游已陡驚梅白,夜集猶疑共燭紅。藍尾方嗟形影隔,蒼頭俄喜信音通。麥秋時節搖歸掉,禪榻相從話苦空。
霜毛垂領病摧頹,歲晚流年四秩催。一自貶官瞻日遠,兩經除夕嘆星回。梅吹畫角馀寒盡,柏欲飛觴暖律來。歲莫日斜還隱幾,心同白傅守寒灰。
江城流落歲還新,懶作雕蟲問大鈞。月盡嘉平馀景刻,年侵彊仕尚沉淪。晚持禪悅惟三白,曉簇春盤又五辛。肯把生涯供爛醉,黎明學不動心人。
日卓午,夜半子。
千門萬戶俱開,一聲兩聲砧杵。
流沙浪闊,蔥嶺無路,達磨何曾歸去。
入得秋來爽,何煩宋玉悲。
推窗對脩竹,開卷課諸兒。
世事放輕著,人生無足時。
年多自當老,不用染吟髭。
至日棲棲水竹村,晚尋凈舍拂征塵。
梅花未見臨清淺,已有鳴鳩喚早春。
未忍辭君去,行行且復淹。
酒槍朝尚臥,花箭夜來添。
白鳥聲相亂,黃魚價稍廉。
東鄰如何問,龜策未須占。
萬堞參差水一灣,前賢名跡莽蒼間。荒池何事蛙空吠,華表于今鶴未還。戲鵠璇題懸日月,行驄綵筆滿溪山。相逢卻喜裝能解,不向公家請百鍰。
書鬼不仙百代宗,驚傳攬轡問遺蹤。當年嶺海儀群鳳,曾際風云從六龍。樹底頹垣花灼灼,欄前斷岸水溶溶。南園剩有齊犧在,牽卒西園老菜傭。
君不見嵇康性懶好奇癖,頭面不洗動經夕。忽然鍛灶學養生,思向瀛洲煮白石。
神仙怪誕亦何為,吊古山陽馀故宅。憐君兩度值滄桑,十載海天滯魂魄。
當涂典午事須臾,天教險巇增閱歷。近者誅茅卜仙郊,一卷農書手不釋。
興酣直欲無古人,美酒一斗詩盈百。絕交擬致山公書,甘貧未肯呼將伯。
明朝約我相過從,草堂為君生顏色。
感慨千年絕學來,
徒將影響自疑猜。
懸思妙悟翻成寐,
更說真修轉屬乖。
萬里只從跬步去,
六經都把現前該。
平平是法無凡圣,
直向羲皇未畫開。
峰角花秾不可攀,峰根草長又誰刪。
馱從急溜聲中過,樵向濃云影里還。
千百杉松排岸直,兩三雅雀啄泥間。
好山惆悵無人住,竹屋何嘗著一間。
北伐下遼碣,
西征取伊涼。
壯士凱歌歸,
豈復賦國殤。
連頸俘女真,
貸死遣牧羊。
犬豕何足讎,
汝自承馀殃。
江上秋來伴,
因游憶約公。
翠連天目頂,
流盡海門東。
鶴步孤無侶,
云蹤澹人空。
蘋洲積幽夢,
艇上一絲風。
風軒一枕足婆娑,槃澗無勞學寤歌。畏酒定猿青骨少,愛花翻恨綠陰多。大難墮地完吾璞,為問觀棋爛幾柯。剩有春風系微戀,明宵秉燭欲如何。
柳不吹棉燕又飛,世間何處著芳菲。漸憐人向愁邊老,未信春從草際歸。閒客數煩招近局,病身真欲怯單衣。盈前堯桀渾慵辨,但議浮名種種非。